中文研讨课示范课堂活动

文学院“中文研讨课示范课堂活动”采访稿:

2018年10月19日,文学院新闻中心记者部的李涵、张博闻同学对文学院院长汪卫东进行了一次采访。本次采访围绕即将开设的中文研讨课堂展开,汪院长在采访中对中文研讨课的背景、目的、意义等核心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讲解。

 

问:汪院长您好!关于下周一要开办的中文研讨课示范课堂,我们有几个问题想采访一下您。首先就是,开办中文研讨课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呢?

 

汪院长答:上半年教育部刚刚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会上强调大学教育工作的重心转向了本科教育,强调“以本为本”,就是以本科教育为本。会上还提到了“课堂革命”,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这些举措意在加强本科教育的内涵建设,而重视本科教育其实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内涵建设。从苏州大学最近两年的本科教学评估结果反馈来看,加强内涵建设也很有必要。所以我们这次活动主要就是响应教育部和苏州大学有关本科教学的号召和要求。为什么要强调“中文”研讨课呢?研讨课是适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和汉语言文学专业这种人文学科的课堂模式。从国外大学文科教学的先进经验来看,文科课堂中研讨的份量也很大。我们以前的大学文科教学模式比较偏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化教育,这个当然有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但是这种课程往往采取教师为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比较被动。学生上课任务主要就是记笔记,考试任务就是划范围、背笔记,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其实没有摆脱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利于文科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中文研讨课建设提高学生这方面的人文素质。

 

 

问:那么开设中文研讨课有哪方面的意义呢?

 

汪院长答:中文研讨课不仅是上课方式的一种革新尝试,而且会带动整个教学体系的变化和革新。比如说课程设置层面,我们以前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上概论性和通史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占比较多,而人文经典阅读方面的课程比较少。其实专业概论性课程和通史性课程需要原典阅读作为支撑,现在有很多“985”高校中文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压缩概论性课程,扩大选修课的比重,以后我们也会逐渐增加原典选读课程的比例,这些课程主要作为专业选修课程,支撑专业基础课,我们的中文研讨课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些课程。这是中文研讨课意义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课堂模式的变化。老师上课时要摆脱以往老师讲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而是采取师生互动,展开研讨,老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中文研讨课中,研讨的份量要占课堂很大的比例。第三个就是对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的带动作用。老师提前布置阅读书目和需要研讨的问题,学生课前需要充分准备才能进入课堂,课外的学习就变得很重要,这样就将课堂教学就延伸至课堂外,还会带动“读书会”等课外活动的开展。第四个就是会带动学生成绩评定体系的变化。以前老师评分数主要看试卷,而研讨课的最终成绩除了笔试成绩之外,还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研讨表现和参与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对于学生来说,改变划重点加背诵的固有应试模式。

 

 

问:刚才您也说中文研讨课会带来一些课堂变革,既然是变革就说明之前课堂模式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可以请您具体说一下从社会上的其他大学到苏州大学到文学院,教学上存在哪些问题吗?

 

汪院长答:目前大学的文科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大学之前,我们中小学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模式,它面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基于兴趣和求真,而是一种比较功利性的态度,一切为了考试,面对知识都是应用性态度。考进“985”、“211”的学生,一般都是高中阶段文科学习上的佼佼者,但我们在大学授课从一年级就能感受到,这些考试能力很强的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等方面十分欠缺。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摆脱不了中学时期的影响,大多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抱着教科书学习,靠“背”应付考试,大一大二成了高五高六,这样的学习状态绝不是大学文科学生应有的状态。这种状况还会延伸影响到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影响我们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这是我们的本科教学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培养的应该是学习能力强而不是考试能力强的学生,所以本科阶段一定加强内涵建设,通过课堂革命带动文科教育理念和体系的改良。

 

问: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中国文学好像被贴上了逐渐没落的标签,社会上又偏重理工科。那么通过这种课堂模式变革,是不是对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中文学科地位也能有所帮助呢?

 

汪院长答:我想无疑是的。因为人文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纯粹专业性的知识学习,而是在广泛阅读基础之上建立起的综合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深厚人文素养,人文学科学生要有对自我、人生、社会的关怀和思考,形成自己的成熟的价值观,而不是一种纯粹被动性的学习。中文研讨课其实就是针对文科教育的这一目标。

/图 李涵

 

 

文学院王建军教授中文研讨科示范课堂课堂记实:

2018年10月22日上午10:10,苏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研讨课示范课堂活动

 

 

 

 

 

 

 

 

 

 

 

 

 

 

以王建军老师讲授的古希腊语音研究课为试点,在文综楼1003#3104教室正式开始。听课人员除了选修这门课程的本科学生外,还有文学院多位领导和老 师。

王建军教授的中文研讨课示范课堂主要讲授关于古希腊语音研究的目的、成就、发展历史,并就中国先秦两汉、古印度和古希腊罗马的语音材料进行研究比对。上课伊始,王建军老师就首先列出三个问题:一、中国先秦两汉、古印度、古希腊罗马语言研究有何异同?二、造成上述异同的原因何在?三、三弟语言研究各有哪些影响和意义?针对这些问题,王老师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进入课程。王老师讲述了如何区分各种音段音位的相关知识,如元音辅音等。然后提到,古希腊罗马人对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发音都进行了一定的描绘,尽管这些记录有正确的地方,但其科学性仍有不足。究其原因,他们都忽视了对发音机制的研究。经过现代研究,学者发现中国先秦两汉几乎没有语音研究,而是注重语义与文字的研究;古希腊罗马语则主要依靠听觉印象记录语音;而古印度的语音研究成果最为突出,一系列的梵语研究经典流传至今,对当代语音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讲课过程中,王老师适时提出小问题让学生回答或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相知识深处延伸,在涉及古希腊语音发音机制、语音研究内容等多个核心问题上,王老师与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学生观点不断碰撞。课程由浅入深,层次鲜明,教师引导自如,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参与进课堂。

 

 

 

 

 

 

 

 

 

 

 

 

 

参与听课的青年教师认真观摩了研讨课师范课堂,并填写了《文学院中文研讨课示范课堂听课记录表》。11:00,本次中文研讨课堂示范课堂顺利结束,课后,教师们和王老师一道进行了听课总结,交换了这次示范课堂的感受和心得。

 

 

 

 

 

 

 

 

 

 

 

 

 

 

 

 

 

老师们认为,示范课堂提前布置问题和查阅数目,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带动了课前课后的学习;教师成为主持人角色,学生成为讨论的主体;课堂教学组织严密,气氛活跃,促进了学生自主思考、判断和表达,学生游离课堂的现象不再发生。

 

 

 

 

 

 

 

 

 

 

 

 

 

 

 

 

相信本次课堂能够为今后中文研讨课堂的推进提供经验,也相信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也有重要帮助。

 

文、图/周苑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