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下午三点半,在1005#5339,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爱丁堡大学亚洲研究学院博士后、美国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客座教授――赵杏根老师为苏大本科生们带来党员教师系列讲座之一――“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书”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文学院教工一支部主办、文学院科协协办,此后,文学院教工一支部还将为同学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讲座。
赵杏根教授说:“这场讲座是专门为苏州大学本科生们准备的。”他提到,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大学生不知道应如何读书,不知道大学四年应如何用功,也不清楚朝哪个方向努力,而赵教授也坦言自己最怕指导毕业论文。对此他回忆了当年自己在上大学时,通过四年辛苦付出、读书积累,从一个老师口中的“差生”蜕变成一名博士后的经历。赵教授说他们刚入学时,学校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入学教育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巩固新生们的专业思想,教给他们文学学习方法;二是教育他们如何在本科四年期间读好书,提高学习效率。他们分成小组讨论,并且每天有不同老师深入每个小组教授学习方法。于是,赵教授这一届的学生在大学伊始就有扎实的学习文学的功底,为他们未来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赵杏根教授针对以上的问题,站在现代的角度,回顾以前的学习方法,做出了评论、分析与反思。在他看来,对于本科生第一重要的事就是巩固专业思想,让文学专业的学生明白研究人文学科到底有什么用。在赵教授的教学生涯中,有不少人有过这样一个疑问:“文史哲学习到底有什么用处?”赵教授根据所研究的儒家文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他说:“一个社会不能没有思想文化,而学习文史哲的人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就是为这个社会提供并传播思想文化。”在他看来,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明确自己的社会使命,不可妄自菲薄。
谈起读书,赵教授说:“看每一本书、读每一篇文章,都要与自己的目标相联系,使学习不再虚无、不再空洞,更加有目的性,才能够充实自己。”在大学中读书发展,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取资源。赵教授引用荀子的“假物思想”,以人力资源为例,教导本科生们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尽其人”。赵教授建议本科生们要多听讲座,并以自己在美国大学教课每天一次的讲座论坛为例,讲述听讲座的好处。同时,他还根据自己切身经历教育同学们要向优秀自觉的学生学习,从他们身上得到鼓励。
针对一些同学提出的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老师建议本科生们根据任课老师开出的书单读书,多读古代文学方面的书、文化含量高的书,还要好好学习文献学,与此同时,要与老师高质量地交流。
最后,赵老师教育本科生们谨记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要对学习有目标、有激情、有动力、有问题,多读书、多看报刊,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充实丰富并提升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文/闫玮萱 图/汪卉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