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之一

2019年5月26日至6月8日,28名香港大学生在我校开展了“吴越文化及长三角区域发展学习考察”的活动。此次活动是我校文学院借助校际合作平台,联合香港大学、香港恒生大学,组织香港大学生到苏州学习体验的项目,也是“2019年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之一。活动旨在增强香港青年同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对内地改革开放的认知,深入促进两地师生友好交流。

5月27日,在我校本部第四教室C教室,举行了活动欢迎式。欢迎式由周品老师主持,文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汪卫东、副院长束霞平、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高玮玮、香港恒生大学中文系主任张光裕、香港恒生大学带队老师刘慧等出席并致辞。会上,高玮玮主任对香港大学和香港恒生大学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大家讲述了我校百年的办学史。张光裕教授代表带队老师致辞,他深情回忆了曾经执教于东吴大学的师长,又概述了香港恒生大学的办学情况,还期许今后两校之间开展更多的合作与交流。香港大学的吴信成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表示非常荣幸来到苏州大学这所百年名校,也对未来两周的学习交流充满期待。汪卫东院长追溯了我校文学院发展演变的历程,并向香港师生们介绍了文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师资配备,他还引用“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的诗句,“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勉励香港大学生用心体悟吴文化的精华。最后,汪卫东院长与张光裕教授分别代表两校文学院互赠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而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香港大学生每天围绕一个主题,上午,在我校本部上课,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下午,到户外游学,实地走访调研。从园林、丝绸,到古诗文、昆曲,再到刺绣、新农村,重点考察了江浙沪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也切身感受了千年吴文化的魅力。

其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昆曲的学习和实践。6月3日上午,被誉为“昆曲清口第一人”的吕成芳老师受邀为香港大学生带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昆剧”的主题讲座。在课堂上,吕老师详细讲解了“昆曲”的内涵和外延,纵向梳理了“昆曲”产生、发展、兴盛、衰落、复兴的历史过程,又以苏州评弹为参照,引导大家认识“昆曲”的文人风格。她还用“边讲边演”的方式,教学生们基本的造型和身段。

下午,在文学院带队老师沈杰的带领下,香港大学生一行又来到苏州昆剧院参观体验。首先,大家跟着讲解员参观了苏州昆剧传习所,了解老一辈艺术家为传承昆曲而做出的不懈努力。接着,大家又欣赏了昆曲代表作《牡丹亭》选段——《游园惊梦》,结合上午学到的知识,细细品味个中的高雅。然后,在昆剧院金老师和叶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登上舞台,穿上小生或花旦的戏服,练起了台步和对白。最后,大家还尝试在脸谱上为自己上妆,在一笔一画中体会角色的个性。经过一天的学习实践,香港大学生实现了与“昆曲”的零距离接触,深入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魅力。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认真聆听了“江南传统园林的文化精神与价值”、“吴文化的溯源、现状及展望”、“民间艺术的创意设计和市场化发展”、“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与城市精神”、“建设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对东部发展的影响”、“苏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案例”等六场专题讲座。大家还参观考察了虎丘、拙政园、耦园、苏州丝绸博物馆、核雕村、古运河、苏州博物馆、苏州市规划展示馆、湖东CBD、上海城隍庙、黄浦江、外滩、南京路、太湖东山陆巷古村、镇湖刺绣艺术馆等十余处名胜古迹。

6月6日,活动举行了结业式。文学院党委书记孙宁华、副院长束霞平、杨旭辉教授出席并讲话。孙书记对全体学员顺利完成考察任务表示祝贺,她肯定了香港大学生学习吴越文化的热情,对大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并欢迎学生们明年再来,共庆我校120周年华诞。会上,学生们还分组汇报,形式多样地分享了参加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香港恒生大学的岑昆伦同学还现场吟诵了他的词作《定风波·雨入清流落剑潭》,“雨入清流落剑潭,竹篁翠树拱云岩。飞鸟往还空苦觅,怜惜,几曾闲里一回瞻。城郭生苔水生碧,堪忆,古今风韵付江南。商女低吟眉黛戚,春色,柳如飞凤寄青岚。”每组展示结束后,杨旭辉教授和香港恒生大学李春红老师都给出了专业而细致的点评。学子们纷纷感谢我校文学院精心的策划和筹备,并表示此行收获甚丰,也期待更多的香港大学生到内地走走看看,圆梦新时代。

6月8日,香港大学生一行在浦东机场搭机返回香港。至此,香港大学、香港恒生大学——苏州大学“吴越文化及长三角区域发展学习考察”圆满收官。  (文学院  沈杰 供稿)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