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祖藏书名家朱希祖开始藏书大致始于日本求学时代,到北京执教后,更是南北奔走,东西驱驰,节衣缩食,以求善本
他的郦亭藏书在学界,享有盛名
伦哲如在《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朱希祖》中云:“书坊谁不颂朱胡(因当时朱希祖留有大胡子),轶简孤编出毁余

勿吝千金名马至,从知求士例求书
”诗注云:“海盐朱逖先希祖,购书力最豪,当意者不吝值,尝岁晚携巨金周历书店,左右采掇,悉付以现
又尝愿以值付书店,俟取偿于书
故君所得多佳本,自大图书馆以至私家,无能与君争者
”这样几十年积累下来,郦亭藏书全盛时达二十五万册,百余万卷,其中不乏善本,如《山书》《鸭江行部志》、宋版《周礼》、明钞宋本《水经注》等,均为海内孤本
其中明钞宋本《水经注》曾被王国维誉为《水经注》诸版本中第一,章太炎、王国维二先生先后为此书作跋,许寿裳、汪东二先生为此书题签,后来胡适之先生也为此书写了考证文章
也正因此书,朱希祖替自己的藏书室取名“郦亭”,并请章太炎书匾
郦亭藏书以南明史料和地方志为主,以史书、文集、奏议、乃至古本、稿本为主要收藏目标
朱希祖喜收集古籍,于明清珍刻、宋季野史、南明史籍、地方志乘、抄本秘籍,无不蒐求
最初藏书是为研究晚明史收集资料,所收稗官野史资料甚富,缪荃孙所藏野史多被他收藏,尤以明代史料为多,其它稿本、抄本为数不少,因有明抄本郦道元的《水经注》,版本极珍,遂命其藏书楼为“郦亭”,章太炎为其题写“郦亭书室”,藏书多达25万册,其中有明清珍刻、宋季野史、南明野史、南明野史、地方志乘等,尝得明影抄本《水经注》,海内孤本康熙《海盐县志》等珍贵善本
据《郦亭藏书目录》统计,约有4 000余种,分经、史、子、集和海盐地方史志五个部分,史部书籍最多,约2 000余种,并多有藏书题跋,有“读书藏书家”之称
解放后,其子朱楔将部分南明史书籍及部分宋刻本出售给北京图书馆,其他大部分则捐给了南京图书馆
藏书印有“郦亭”、“朱希祖印”、“逖先读过”等
他撰《汲冢书考》五卷、《战国史年表》八卷
这两部书实是治史的典型
他搜集古籍,尤贵地方志书,所收两广方志颇多,所载南明史料尤为可贵
朱希祖以金石考古为历史研究的辅助材料,考释《竹书纪年》,亲历南京南朝陵墓,更喜搜集古文物,有商父乙鬲、五代钱币、雕印佛经,四川、湖北出土的宋代铁钱、元明清三代银币,高丽、安南等铜币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