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衡守卫国宝1948年秋

马衡守卫国宝1948年秋,南京国民政府自感东北不保,平津也岌岌可危,于是抛出了“抢救”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计划,企图裹挟北平的著名专家学者南迁

被列入“抢救”名单的有四类人员,包括各大学及文化单位首长、与政府有接触的文化界人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和在学术界有地位的学者

既是文化单位首长又是知名学者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自然也在“抢救”之列

12月上旬,平津战役刚打响,国民党青年部部长陈雪屏就急匆匆地飞抵北平,游说“抢救”对象尽快南下,教育部也允诺派飞机前来接运

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努力下,北京大学校长胡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北平研究院院长李书华等人匆匆南下,然而,更多的文化教育界人士却选择了留在北平等待解放

年近古稀的马衡也是“应走”而未走的一位,他不想走,因为他要留下保护故宫、看守国宝

辽沈战役期间,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败局已定,北平的国民政府军政界人心惶惶,而马衡却镇定自若地推进各项业务工作

1948年11月9日,他主持召开了故宫复员后的第五次院务会,讨论决定了一系列重大事项,如清除院内历年存积秽土,修正出组与开放规则,把长春宫等处保留原状,辟为陈列室,增辟瓷器、玉器陈列室及敕谕专室,修复文渊阁,继续交涉收回大高殿、皇史等

平津战役打响后,国民政府多次来电催促马衡“应变南迁”,均为马衡托词婉拒

1948年12月1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秘书杭立武发来专电催促马衡南下

马衡委托即将南下的梅贻琦代转不能南下之意

1949年1月13日晚,儿媳妇林裴宇(次子马彦祥之妻)从南京打来电话,转达了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兼故宫博物院理事王世杰敦促马衡南飞之意,马衡当即回绝说“决不南来”

1月14日,马衡致函杭立武,以身体有恙、不宜乘机为由婉拒了他的邀请

他在信中说:“弟于十一月间患动脉紧缩症,卧床两周

得尊电促弟南飞,实难从命

因电复当遵照理事会决议办理,许邀鉴谅

嗣贱恙渐痊而北平战起,承中央派机来接,而医生诫勿乘机

只得谨遵医嘱,暂不离平

”同时,他也请杭立武向王世杰等人代转不能南来的“苦衷”

1948年12月21日,教育部派来专机两架,可以搭乘60余人,马衡早于12月19日就知悉此事,但他没有走

1949年1月7日,国民政府再次派来两架专机,同样可以搭载60余人,马衡还是没走

1月11日,马衡在获悉教育部专机不再来平,但可以免费搭飞机至青岛转南京时,仍然没有一丝一毫要走的意思

马衡看见傅斯年等人仍然心存幻想、为即将覆灭的南京国民政府而想方设法“抢救人才”时,不无感叹地说:“心劳日拙,何苦何苦!”当在国民党上海市卫生局工作的三女儿马晶来电劝他南行时,马衡骂她是“妇女之见”

北平围城后,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新来的编纂见局势紧张,向马衡请求调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工作,为马衡所拒,但此人竟不辞而别乘飞机走了

马衡知道此事后,骂道:“这种人,没出息

”马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对时局变迁的领悟及其做出的选择

北平围城期间,为了保护故宫的安全,城里城外都在竭尽全力

1949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就保护北平文化古城问题指示平津战役总前委,要求:“此次攻城,必须做出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

你们务必使各纵队首长明了,并确守这一点

”北平城内,马衡不顾年老体弱,拖着病躯,为保护故宫文物向国民党北平军政当局奔走呼吁,劳心劳力,一刻也不得安歇

1948年12月13日,傅作义宣布“倚城野战”开始后,华北“剿总”搬进了中南海,北海、太庙、景山也都驻满了军队

12月24日,国民党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五补给区奉命在故宫午门门洞堆沙包储存美援军械,只留出正中一门及右掖门供出入

为了保护故宫、景山等处的安全,马衡数度亲自或托人与华北“剿总”督察总监楚溪春交涉,希望撤出景山驻军和午门军械

12月22日,楚溪春答应说:“故宫、太庙不驻兵,景山仅作望哨,已命令现驻景山部队矣

”12月25日,马衡致函楚溪春,请求将“景山所驻交警队移防,以免日后误会兹深”

12月27日,马衡再次打电话给楚溪春请求撤出驻军,楚氏回答说:“已令警备司令部迫令迁移

”尽管马衡不厌其烦地多次交涉,楚溪春也一再允诺要撤出驻军,然而,国民党军队始终不愿撤出北海、太庙等文化重地

1949年1月6日,第五补给区将数万发炮弹存放在太庙的殿堂里

马衡闻讯大吃一惊,心想这些炮弹假若被击中,紫禁城及其文物珍宝将毁于一旦

马衡在连日奔波之后本已心力交瘁,再受这等刺激,终致心脏病又犯了

马衡强忍病痛,带着故宫博物院办公处主任朱家濂去见华北“剿总”副秘书长焦实斋,恳请他在向傅作义汇报时说明在太庙存储弹药的危险性

次日,马衡又就此事打电话给焦实斋,焦实斋回答说:“太庙事已难挽回,其危险性并不大

” 马衡对焦实斋的答复并不满意,只要太庙里的弹药一刻不撤出,紫禁城就有危险,他就一定要为此事奔走不停

1月12日,傅作义在中南海宴请北平的文化名人

马衡应邀参加,在座的有吕复、何思源、袁敦礼、杨振声、周炳琳、陈振汉、朱光潜、王捷三、冀朝鼎、焦实斋等人

饭后,马衡即以太庙事责问傅作义

傅作义回答说:“此事曾再三研究,其中导火线皆经取出,决无危险

”在座诸人议论纷纷,均认为在太庙存储弹药欠妥,傅作义答应再考虑考虑

1月14日,马衡又一次打电话给焦实斋,要求尽快运走太庙里的弹药,同样是毫无结果

1949年1月10日,原北平市市长何思源回到北平,冒死公开倡议和平,主张派代表出城与解放军接洽

在何思源的倡导下,北平的和平气氛愈来愈浓厚

马衡为保护故宫而奔走之举,为广大市民所知晓和称誉,成为和平代表的热门人选,媒体一度谣传他已与梁秋水、冯友兰、陆志韦、汤用彤等当选为和平使者

马衡自己也愿意出城与解放军接洽

1月13日,北平历史博物馆馆长韩寿萱来拜访马衡,商量保护历史文物的事情

马衡当即表示“余负典守之责,愿任正面交涉”,并出于安全的考虑,请韩寿萱置身事外

马衡担心故宫国宝遭受兵燹,简直把何思源视若救星,迫切希望他搞好和平运动

他频频出入何思源的家门,探听和平运动的消息

1月16日,马衡再次拜会何思源,当得知何思源即将出城与解放军接洽时,立即请他代向解放军请求避免向北平中心地区开炮

马衡虽然没有被推举为和平使者,但他密切关注着和平代表出城接洽的情况

1月18日,马衡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和平使者于三时出城访叶剑英

仙槎(即何思源)力疾参加

同行者有吕复、康同璧等十人

”次日,和平代表回城,对外宣称“和平前途甚有希望”,此外没有发表具体细节

马衡抱怨说:“北平之和平使者如何谈判,皆严守秘密,不知葫芦中卖甚药也

”1月22日,傅作义在春藕斋召集北平各机关领导开会,宣读了“北平和平协议”十四条

马衡以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身份出席了会议,当听到双方从今日起开始休战,城内部队开始移驻城外进行整编时,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