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帝后积怨赵煦年幼时非常喜欢读书,涉猎广泛,尤喜唐人律诗
同时擅长书法,元人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称其“翰墨亦佳”
高太后听政时,军国大事都由她与几位大臣处理,年少的赵煦对朝政几乎没有发言权
大臣们也以为赵煦年幼,凡事都取决于高太后
朝堂上,赵煦的御座与高太后座位相对,大臣们向来是向高太后奏事,背朝赵煦,也不转身向他禀报
以致赵煦亲政后在谈及垂帘时说,他只能看朝中官员的臀部和背部
到了赵煦十七岁时,高太后本应该还政,但她却仍然积极地听政
而此时,众大臣依然有事先奏太后,有宣谕必听太后之言,也不劝太后撤帘
高太后和大臣们的这种态度惹恼了赵煦,使其心中非常怨恨,这也是他亲政后大力贬斥元祐大臣的一个原因
尽管高太后和大臣在垂帘时没有考虑赵煦的感受,但他们并不放松对赵煦的教育
高太后任吕公著、范纯仁、苏轼和范祖禹等人为侍读,想教育赵煦成为一个恪守祖宗法度、通晓经义的皇帝
元祐四年(1089年)十二月,民间传出宫中寻找乳母之事
范祖禹上书高太后批评此事,言辞激烈
高太后对外解释说,是神宗遗留下的几个小公主年幼,需要乳母照顾,但私下却将赵煦身边的宫女唤去审问
高太后的这些做法虽然目的是为了照顾和保护赵煦,但却使得赵煦感到窒息,无形中增强了他的逆反心理
更让赵煦难以接受的是,高太后对待其生母朱氏也过于严苛
朱氏出身寒微,幼时遭遇极坎坷,入宫后,初为神宗侍女,后来生了赵煦、蔡王赵似和徐国长公主,直到元丰七年(1084年)才被封为德妃
朱氏温柔恭顺,对高太后和神宗向皇后一向都毕恭毕敬
赵煦即位后,向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朱氏却只被尊为太妃,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
在如何对待朱氏问题上,朝中有人想降低皇帝生母的等级,以凸显垂帘的太皇太后;有人主张尊崇朱氏,以显示天子的孝道
但高太后想压制朱氏,直到元祐三年(1088年)秋,才允许朱氏的舆盖、仪卫、服冠可与皇后相同
赵煦亲政后,立即下令母亲的待遇完全与皇太后向氏相同
通过赵煦生母的待遇问题,可以看出其间复杂的政治斗争背景
高太后和元祐大臣所做的一切,对于赵煦来说,负面影响非常大
少年老成的赵煦面对不将自己放在眼中的高太后和元祐大臣,也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表示反抗
每次大臣向赵煦和高太后奏报时,赵煦都沉默不语
有次高太后问赵煦为何不表达自己的看法,赵煦回道:“娘娘已处分,还要我说什么?”赵煦常使用一个旧桌子,高太后令人换掉,但赵煦又派人搬了回来
高太后问为何,赵煦答:“是父皇(神宗)用过的
”高太后大为悲恸,心中清楚他将来必会对自己的措施不满
刘挚曾上疏,让高太后教导赵煦如何分辨君子和小人,高太后说:“我常与孙儿说这些,但他并不以为然
”高太后由此愈加担心,当然更不敢放下权力
随着高太后的衰老和赵煦的成长,不仅旧党成员,连高太后也感到山雨欲来、新党复起的政治气氛
元祐八年(1093年)八月,高太后垂危时,她当着哲宗告诫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先帝追悔往事,至于泣下,这事官家应该好好记着
老身殁后,必然有很多人来教唆官家,应该不要听
”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