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懋华科研成就科研综述农业工程学科的开拓者1953年1月,汪懋华和同学37人在中央林业部安排下,来到华南农垦局下属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参加拖拉机垦荒,汪懋华第一次真正接触了现代大型拖拉机和农业机械的实践
1985年2月,汪懋华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农业经济、农业工程”学科组召集人,随即参与了中国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及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研究
他多次主持了研讨会,在工作中紧密依靠老一代专家学者,团结中、青年学术骨干,根据国内外农业工程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提出了一个适于中国国情发展需求,与国际科技发展相接轨的完整的农业工程学科体系改革方案
1997年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学科结构体系中的工科门类下属一级学科,涵盖着包括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4个二级学科,是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综合性学科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开创者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电子科技的突破性发展,汪懋华敏感意识到信息技术带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
1978年,在汪懋华努力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了自动化研究室,这是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第一个自动化实验室
“精细农业”研究的先驱20世纪90年代中期,汪懋华根据国际农业工程的发展趋势,带领自己团队将学科发展方向定位在“精细农业”智能信息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这个全新领域
他在中国率先传播了这一技术思想,科学地介绍了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中的相关工程科技与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进展,促进和直接参与组织了在中国精细农业示范应用的早期实践
带头开展了有关研究开发工作
2000年,“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农业大学成立,汪懋华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0年,汪懋华直接参与了北京小汤山精细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和建设
学术思想现代“精细农业”理念的实质:是一种基于信息和知识优化农作实践管理的集成系统,是农业生产管理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革命
他认为“精耕细作”是中华民族传统农业的精华
中国传统农业提倡“精耕细作”,比如勤劳的农民种植一小块土地,经常很早起来到自己农田巡查获取信息,看到一小块土地比较高灌不上水,就会把它平整,那一块土地杂草集中,就会把它锄掉
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精明的农户基于视角信息和丰富的农作管理经验进行变量农作的早期实践
学术著作近十多年来,先后在中国及其他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农业与农业工程发展研究、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专业研究论文约150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约15册
《汪懋华文集》精选了汪懋华院士1983-2012年间在学术期刊、会议论文集、学术报告会、报刊等发表的论文74篇,分为4个部分:农业工程科技教育发展研究、信息科技与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精细农业发展与科技研究、电子信息科技农业应用研究
论文展示了汪懋华院士对中国农业工程教育体系建设与改革的探索和思考,多角度反映了汪懋华院士在农业电子与信息化技术、精细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论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对于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承担项目&成果获奖1988年,汪懋华带领研究生在中国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微电脑孵化机控制器,随后又发展成为二级分布式孵化厅控制系统
该课题于1993年和1995年两次获北京科技进步三等奖
采用这项科研成果生产的新型孵化机,在1993年获国家星火科技进步奖,1995年获国家新产品奖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