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学西迁五立上海交大、西安交大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新中国建立后,交通大学师生员工投入各项运动
在院系调整中,交通大学由原来的理、工、管三学院改变为以机、电、船为主的重工业大学,调出了大量系科,为新中国建立一批新的高等学校作出了贡献

为适应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决定,1956年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史称交通大学西迁,并由此诞生了交通大学西迁精神
西迁工作自1955年开始启动
1956年7月1日,以交通大学和大连工学院造船系为基础的上海造船学院在交通大学原址成立 ;同年8月25日,根据周恩来总理“交大迁校,必须留一个机电底子,以为南洋公学之续”的指示精神,在交大校址又成立了南洋工学院筹备委员会

1957年,国务院根据交通大学内部实际情况和上海西安两地的需要,决定交通大学分设上海、西安两部分,实行统一领导
9月,西北工学院的地质、采矿、纺织系和西北农学院的水利、土壤改良系以及西安动力学院的全部并入交通大学西安部分,上海造船学院和筹建中的南洋工学院并入交通大学上海部分;交大西安部分共设机械制造、动力机械制造、电力工程、电工器材制造、无线电、水利、工程力学、应用数理、纺织、采矿、地质11个系23个专业;交大上海部分共设机械制造、运输起重机械制造、电力工程、电工器材制造、船舶制造、船舶动力、动力机械7个系19个专业
1959年7月,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部分分离成为两所学校

作为主体的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彭康改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交通大学上海部分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此即标志着交通大学的建制被撤销
西南交大、北京交大1950年8月,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校部撤销,京唐两院独立,学校改称唐山铁道学院,随后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该校采矿、冶金、化工、建筑、水利、通讯等系(组)师生调整到外校
1964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建设大三线的精神,铁道部决定将唐山铁道学院迁至四川峨眉
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
2000年,学校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管理
1950年8月,中国交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改称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铁道管理学院,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京唐两院独立,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
1956年,学校新建恢复了铁道建筑(土木)系、铁道机械系、电气化工程系和应用理学系
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
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阳明交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交通大学部分校友迁至台湾,之后在台湾新竹“复校”,这就是新竹交通大学(台湾交通大学)
1958年,交大在台校友成立“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
1967年,电子研究所改制为工学院
1979年,定校名为“交通大学”(台湾交通大学)
2019年9月18日,台湾阳明大学与台湾交通大学分别召开校务会议,表决通过了两校合并的计划书,新校名为“阳明交通大学”
2020年7月30日,台当局同意阳明大学与交通大学合并案;同年8月12日,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函复两校于2021年2月1日起合并为“阳明交通大学”
2021年2月1日,阳明交通大学正式合并成立,分别在台北阳明校区、新竹光复校区举行了揭牌仪式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