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面塑艺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民间艺术面塑艺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资料记载,汉代早已有面塑存在了

宋代《梦粱录》中记载了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的习俗

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中出土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

清代,出现了以做面人为生的手艺人,到了今天,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存着面人制作的手艺和习俗

面塑一般分为观赏的面塑和食用的面花(或叫礼馍)

用于观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

材料的不同使这两种面塑在制作工艺上也有少许的不同

食用面花的制作工具简单,全凭妇女的心灵手巧,其方法是先将白面经过搓、捏成面团,用剪刀、菜刀和梳子等工具对面团进行造型

观赏和装饰面塑,其材料的制作方法则是将面粉、糯米粉、防腐剂中倒入开水并用筷子搅拌,然后将面团反复揉搓均匀

然后把品红、品黄、品蓝、大白粉、锅烟黑等颜色分别加入面中,制成多种色面,再用揉、搓、剪、挑、压、粘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还可以用一些羽毛、棉花等来装饰面人的头发、胡须之类,这样一个完整的形象就出现了

食用面花或节俗礼馍普遍流行于中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各地,沿黄河流域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各省以及内蒙古、新疆、东北等地农村都有食用面花

面塑则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为主要的产地

北京的面塑艺术水平最高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