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内容总录

云冈石窟内容总录兹列云冈石窟内容总录如下  :云冈石窟内容总录第1窟(石鼓洞)云冈中期(公元471-494年)塔庙窟,平面为方形,东西长7.15米,进深9.45米,窟高5.75米

一门一窗,窟中央雕方形塔柱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2.65米,宽2.2米,壁残厚0.75米

两壁雕刻均已风化,顶部二龙残存

明窗崩塌严重,1963年予以修复

中心塔柱塔柱由塔座、塔身、塔顶组成,通高5.75米(现地面经整修加高,已非原始尺寸)塔座北壁中央雕博山炉,两侧雕供养人,其余三壁雕刻均见风化

塔身分两层,下层上雕屋顶,屋面雕瓦垄、檐椽,檐下雕兽头拱和四臂天人

屋顶崩塌严重,1963年予以修复

塔身下层四壁各开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龛外两侧下部雕供养天二躯,上部雕供养群像

龛楣内下部雕坐佛七躯,上部雕供养天十躯,中央雕博山炉

塔身上层雕宝盖,宝盖四周雕以花饰,除北壁部分为原状外,均为1963年修茸补刻

上层四壁各开一盝形帷幕龛,南、北二龛内雕一佛二菩萨

龛楣八格内雕花饰,上部两侧各雕供养人四躯

西、东两龛内雕交脚菩萨,西龛两侧雕胁侍菩萨二躯,供养天四躯

东龛现存胁侍菩萨一躯,弟子一躯,供养天四躯

塔顶雕须弥山与窟顶相连,山体绕以交龙

北壁北壁为一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弥勒菩萨坐于狮子座上,高3.15米

两稍间内各雕一思惟菩萨,高2.3米,其两侧各雕供养天一躯,飞天一躯

龛楣方格内各雕飞天一躯,龛楣下悬帷幕

龛像风化严重

西壁下层雕刻风化严重

中层并列四龛,高1.5米

南起第一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坐佛,第二龛为圆拱龛,内为坐佛,第三龛为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菩萨,第四龛为圆拱龛,内为坐佛

四龛之间各雕五重塔座

塔下部及龛内雕像均风化严重

四龛上部雕千佛列龛、三角纹帷幕和伎乐列龛

均有不同程度的风化

东壁布局与西壁略同

下层风化严重

北部佛龛下侧残存浮雕佛本生故事两幅,下层浮雕为“睒子本生”故事

长1.2米,高0.65米

中层并列四龛,南起第一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坐佛已风化无存,经后世补塑

第二龛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经后世补塑

第三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

第四龛为圆拱龛,内雕坐佛

四龛之间雕五重塔

塔下部与龛像风化严重

四龛上部南侧千佛列龛保存较好,三角纹惟幕及伎乐列龛风化无存

南壁东侧中层为屋形帷幕龛,内雕维摩、文殊像

上层现存千佛列龛五个,伎乐列龛四个,之间三角纹惟幕保存较好

西侧布局与东侧略同,中层屋形龛内雕半倚坐佛和半跌坐于束帛座上的梵志,菩萨及供养人等雕像均风化

窟顶围绕塔顶雕飞天一匝,南侧并列雕团莲三朵,直径1.40米

塔顶、窟顶与四壁顶部三角纹帷幕构成一宝盖造型

附记此窟俗称“石鼓洞”,以石击地其声如鼓故名

第2窟(寒泉洞)云冈中期(公元471-494年)塔庙窟,平面为方形,东西长7.55米,进深10.8米,高6.20米

一门一窗,窟中央雕方形塔柱

拱门与明窗原拱门、明窗均已崩毁,只残存西段

1963年予以修复,拱门西壁残存一龙的下体,其余均无存

中心塔柱塔柱分为塔座、塔身和顶盖三部分

通高6.20米(现地面经整修加高,已非原始尺寸)

塔座为方形,原有雕刻风化无存

1963年按原轮廓加固

塔身以屋檐分为三层,下层四壁各开三龛,南壁中间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左、右两侧龛像已残

西、北、东三壁龛内均雕一佛二菩萨,龛楣均残

中层和上层屋檐仿木结构回廊形式,四角各立八棱柱(中层角柱毁)

中层四壁各开三龛,中间为圆拱龛,两侧为盝形帷幕龛

南壁中间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楣内雕七佛,龛楣上侧雕供养天四躯

两侧龛内各雕一倚坐佛(东侧龛残),龛楣上侧各雕供养天四躯

西壁中间龛内雕交脚菩萨和胁侍菩萨,两侧龛内各雕一思惟菩萨

龛楣雕饰与南壁龛略同

北壁三龛均风化不清

东壁三龛主像均毁,龛楣内、外残存供养天共二十躯

上层每壁三龛,中龛为盝形帷幕龛,外两龛为圆拱龛

南壁中龛主佛为交脚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和一供养天

外两龛各雕一佛二菩萨,楣内七佛,楣上供养天二躯

西壁三龛内各雕坐佛

中龛胁侍菩萨二躯,供养菩萨二躯

外两龛胁待菩萨各二躯

北壁中龛主佛为交脚菩萨,胁侍菩萨二躯,供养菩萨二躯

外两龛均为一佛二菩萨

东壁三龛均为一佛二菩萨

顶盖雕宝盖和绕以交龙的须弥山与窟顶相连,现大部已风化崩毁

北壁上部列龛风化不辨

盝形帷幕龛中间雕坐佛,高3.80米,头光中莲花、火焰纹部分可辨,身光中残存二飞天,身光外残存十四供养天

两稍间各雕一菩萨,已残

龛楣雕刻已风化

西壁上部伎乐列龛和三角纹帷幕已风化,千佛列龛南侧五个较为完整

中部并列四龛,南起第一、第三龛为圆拱龛

第一龛内二佛并坐(原雕风化,后世补塑),龛楣内坐佛一,供养天八

第三龛内为坐佛,已风化

第二、第四龛为盝形帷幕龛,第二龛主像为交脚菩萨,第四龛为交脚佛,已风化漫漶

四龛之间所雕佛塔下部均风化

东壁伎乐列龛残存十二个,所持乐器有筚篥、排箫、琵琶、琴等

千佛列龛残存十七个,佛头多被盗或风化

中部四龛,南起第一、第三龛为盝形帷幕龛,第一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佛头和一菩萨头被盗

龛楣六格内飞天各一,龛楣上侧供养天四躯

第三龛内雕交脚佛,龛楣已风化

第二、第四龛为圆拱龛

第二龛内雕倚坐佛,头被盗,下身风化,龛楣中央雕坐佛,两侧雕供养天六躯

第四龛风化严重,后世补修

四龛之间各雕五层塔一座,塔为重楼形式

南起第一塔基本完整,下面三层均雕二坐佛,第四层为一倚坐佛二菩萨,第五层为一交脚菩萨一胁侍菩萨

塔顶为须弥座,其上雕蕉叶覆钵,前出化生童子

覆钵上立刹杆,雕相轮五重,再上雕宝珠,两侧各悬长幡

第二塔现存上部两层,屋角悬流苏

第三塔存上部一层

塔刹与塔内雕像均与第一塔同

第四龛下部残存浮雕佛传故事一幅,为太子“箭射铁鼓”佛传故事,已见风化

南壁西侧顶部伎乐列龛六个,已见风化

千佛列龛五个,四佛头被盗,一佛头风化

中部为一屋形帷幕龛,龛内主像已戋,两侧胁待菩萨一头被盗,一风化,六供养天三头被盗,余皆风化

龛外两侧各立一菩萨,东侧一躯头被盗,西侧一躯风化,龛上部残存二飞天

东部壁面崩毁

附记此窟北壁西端有山泉,其水经窟内流出,故俗称“寒泉洞”

1963年加固工程中将窟内水位下降,现水由窟底水道排出

第3窟(灵岩寺洞,云冈最大的石窟)云冈中期(公元471-494年)前、后室窟,平面为长方形

后室内存造像三躯,为后世雕凿

三尊造像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

其雕凿年代,目前有北魏、隋、唐及辽四说,多依据造像艺术风格而推论

前室前室为二层,下层东乐西长50米,分隔成两组,均为一门二窗

东端一组顶板、窟门均崩塌,1986年按原存遗迹予以修复

西端一门二窗均存,门高5米、宽3米,窗高1.85米,宽2.23米,窟内乐西长42.5米,进深5.8米

前室无雕像

上层长50米,宽7.5长

中央突出一长方形洞窟,俗称“弥勒洞”,洞窟东西长5.5米,高3.9米

拱门西壁上层雕一立佛,下层雕一坐佛,一弟子

拱门乐东雕刻不存

窟内北壁雕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菩萨,高3.5米,座前蹲二狮,两侧各一弟子

龛两侧菩萨均见风化

西壁上部雕千佛,下部雕圆拱龛,内为坐佛,风化严重

东壁、南壁均雕千佛,窟顶雕平棊,分为八格,均已风化

塔柱前室上层东西两侧各凿一座三层方形塔柱,高5.3米,西侧塔北壁第二层为仿木结构屋檐,下开盝形龛

西壁第一层为盝形龛,中央雕交脚菩萨,其余蚀剥殆尽

东侧塔北壁风化无存

西壁第三层并列三龛,中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

第二层为圆拱龛,内二佛并坐

南壁第三层并列三龛,中为圆拱龛,内二佛并坐

两侧盘形龛内,一为交脚菩萨,一为坐佛,外两侧均立一菩萨

第一层并列三圆拱龛,中为二佛并坐,其余为坐佛

东壁第三层为盝形龛,两侧各一圆拱龛,内雕坐佛

第二层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第一层为圆拱龛,内雕坐佛

后室后室平面呈“凹"形,东西长43米,西端向北延伸15米,东端向北伸延16米,均宽6米

与拱门相对处存造像三躯

中为倚坐佛,高10米,两侧各立一菩萨,高5.7米

窟内留下的分割、揭取岩石的遗迹,是了解古代石窟开凿方法的珍贵实物资料

第4窟云冈晚期(公元494-525年)塔庙窟,平面方形,一门二窗

整体工程未完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2.1米,宽1.8米,其上方左右各一明窗,高1.5米,宽1.15米

拱门地面低于内1.4米

中心塔柱塔柱为长方形,东、西长3.3米,南、北宽1.9米

南、北两壁各并列两组雕像,为一立佛二菩萨,佛高2.5米,菩萨高1.25米

东、西两壁各雕一立佛二菩萨,头皆被盗

塔柱雕刻均为高浮雕

北壁风化严重,不见雕刻

西壁布局较乱,北侧一龛为一佛二菩萨,其余部分散雕小龛及千佛,多为一佛二菩萨

东壁北侧开一大龛,南侧开一小龛,均未完工

南壁雕刻零散,为小龛,风化较重

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520~525)“为亡夫侍中造像记”题铭,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现已风化不清

窟顶雕刻风化严重,东部一团莲、一飞天依稀可辨

第5窟(大佛洞)云冈中期(公元471-494年)单室窟,平面为椭圆形,穹隆顶

窟前有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木结构四层楼阁一座,面阔9.10米,进深5.20米,三面围廊,第四层围廊与第6窟有栈道相连

拱门与明窗明窗壁宽3.63米

西壁分三层,上层并列四圆拱龛,龛内均为坐佛,中层三角纹带下满壁千佛,中央处开一圆拱龛,内二佛并坐,龛柱两侧各雕一胁待菩萨,楣尾龙首反顾

底层中央雕博山炉,两侧雕俗装供养人各八躯

明窗东壁分四层,上两层为六个小龛,内分别雕坐佛、二佛并坐和交脚菩萨

中层满壁雕千佛,正中开龛,内雕二佛并坐

底层凿七龛,内雕坐佛

明窗顶部已残,雕像尤存

拱门壁宽4.20米,分上下两层

下层各雕一力士,上层中部雕菩提树,两侧各雕坐佛

拱门顶部浮雕飞天四躯(均残),九朵团莲点缀其间,莲心均出化生童子

北壁正中坐佛为三世佛,通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

火焰纹背光直通窟顶

坐佛之后凿有礼拜隧道

西壁下层雕立佛一躯,高7.9米,其北侧雕一菩萨,高4.10米

西壁顶部三角纹带下分五层

西壁下层南侧风化甚重

北侧立佛背光周围满壁千佛,存六十三龛

第二层开四龛,分三层,上层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二弟子

中层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下层为二小龛,内雕二佛并坐,均已风化

第三层并列四龛

南起第一为圆拱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

第二为盝形帷幕龛,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一弟子,龛外两侧各立一菩萨

第三为圆拱龛,龛内雕二佛并坐

第四为盝形帷幕龛,内为一佛二菩萨,龛柱右各雕一胁侍菩萨

第四层覆莲带下并列四圆拱龛

龛内造像南起,第一为一佛二菩萨,第二为二佛并坐;第三同第一龛,第四为交脚佛

第五层并列五龛

南起第一为盝形帷幕龛,龛内雕交脚菩萨,左右二胁侍菩萨;第二为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第三为盘形帷幕龛,内雕佛并坐;第四龛同第二龛;第五龛同第二龛

第五层之上,并列坐佛十六躯

东壁圆雕立佛和胁待菩萨与西壁对称,后世曾补泥彩绘

三角纹带下分为五层,风化严重,多经后世补泥绘彩

南壁三角纹带下分为五层

第一层,拱门两侧上部各雕一胁待菩萨

东侧菩萨东部开一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外雕二弟子,西侧菩萨西部开盝形帷幕龛和圆拱龛各一,盝形龛内雕一交脚菩萨,二思惟菩萨;圆拱龛内雕一坐佛

拱门两侧下部各雕一护法神(下躯已残)

东部现残存五龛,造像为二佛并坐或坐佛,经后世补塑

西部现残存三大龛及后世补刻的小龛,造像均已风化

第二层,明窗与拱门之间列龛两排,上排为八个圆拱龛,下排为八个盝形帷幕龛,龛内均为坐佛

圆拱列龛两端各雕一大象驮方形佛塔,塔身五层

盝形帷幕列龛东侧凿小龛七个,西侧须弥台上凿小龛三个,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

第三层,明窗东部现存较大圆拱龛二,内雕一佛二菩萨

西部现存较大圆拱龛二,造像内容同东部

第四层,明窗两侧各一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一胁侍菩萨

第五层,明窗两侧各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

礼拜隧道隧道宽2.80米,高2.85米,总长17米

隧道之西、北、东三壁,上部雕连续的飞天格;下部雕供养人列像

南壁仅见供养列象

顶部风化较甚,东端模糊可辨团莲、飞天及龙形

顶部窟顶崩塌,雕刻无存

第6窟(释迦佛洞)云冈中期(公元471-494年)塔庙窟,平面为方形,长13.8米,宽13.4米,高14.4米

窟前有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木结构楼阁一座,面阔9.55米,进深7.8米

第四层回廊与比邻两窟窟前建筑相通

拱门与明窗明窗壁宽2.5米,东、西两壁各开一盝形帷幕龛,高4.6米

西壁龛内雕一思惟菩萨,左手残

前方一马曲腿而跪(头已失),菩萨两侧雕供养人八躯

东壁龛内除无马外,皆与西壁龛同

两龛以上至顶部雕刻崩塌严重

拱门壁宽0.65米,两侧及顶部后世贴板,门额雕莲花门簪五朵,间饰缠枝忍冬纹,中化生童子

两侧饰以缠枝忍冬纹,内雕龙凤纹

塔柱位于窟内中央,由基座、塔身两部分组成

高14.4米,长7.9米、宽7.3米

基座高1.2米,原有雕刻已风化

塔身分上、下两坛,下层四壁各开一龛,四角各雕一千佛方柱

下层南龛为盝形帷幕与圆拱重龛,内雕坐佛(经后世贴金彩绘),两侧下方雕弟子、胁侍菩萨、力士、供养菩萨和夜叉等形象,上方雕供养天群像

楣尾双凤回首,楣内坐佛十三躯,拱沿飞天十躯,外层盝形帷幕龛龛楣七格内各雕一飞天,楣上侧雕化生童子十躯、供养天八躯,楣下垂帷幕,雕飞天八躯,间以手牵绥路的化生童子

其两侧下方各雕二幅佛传故事

北龛内雕二佛并坐,东龛内雕交脚菩萨,西龛内雕倚坐佛

龛的形制和两侧雕饰与南龛略同

塔柱上层四角各凿一楼阁式塔柱,下为须弥座,由大象承驮,塔身九重,每重四面各开三龛,内雕坐佛

塔柱四壁各雕一立佛、二胁待菩萨

佛高4.5米至4.74米不等,胁侍菩萨高约2.1米,背贴塔身

塔顶为华盖式,每面分为十个方格,内雕鸟、兽纹

其下垂三角纹帷幕

北壁北壁共分三层,风化严重

第一层覆莲带下雕一盝形帷幕龛,正中雕坐佛,高6.1米,两侧各雕一胁待菩萨,高5.6米

龛前凿八棱列柱二根,上雕千佛列龛,下部风化严重

龛楣由二龙组成十个方格,内各雕一飞天,龛楣下沿雕三角纹带、帷幕及璎珞

龛下侧雕刻风化无存

第二层并列二龛,风化严重,形制与西壁第四层略同

现存西龛一佛二菩萨,中龛一佛二菩萨,东龛一佛

第三层形制与西壁第五层略同,现存伎乐列龛十二个,化生童子八躯,坐佛十三躯

西壁西壁共分五层,第一层、第二层雕刻风化严重

1974年予以加固维修

第三层覆莲带下雕二组佛龛

南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其北侧雕一跪踞弟子,南侧雕一蓄发供养者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待菩萨

龛楣方格内各雕一飞天,楣下沿雕三角纹带、帷幕和璎珞

龛上侧并列七个圆拱龛,内雕坐佛,龛间各雕一童子

中龛为圆拱龛,龛内雕一坐佛

龛南侧现存供养菩萨五躯,龛北侧雕刻风化无存

龛两侧上部现存魔道十七躯,可知此龛题材为“降魔成道”

龛楣上侧并列六个圆拱龛,内雕坐佛

北龛为盝形帷幕龛,风化严重

龛内雕交脚菩萨

龛楣六方格内现存飞天二躯

龛楣上侧坐佛列龛风化殆尽

三龛之间及南、北两侧各雕五重楼阁式方塔一座,每层开龛,塔顶刹杆上雕相轮

北侧二塔风化无存

第四层覆莲带下列三个华盖龛

南龛忍冬三角纹华盖下雕一立佛二菩萨

龛两侧雕供养天、夜叉群像

中龛、北龛形制与南龛略同

三龛之间雕弟子像作为分界

第五层上部雕伎乐列龛二十四个,中部雕手执璎珞的化生童子二十三躯,下部雕坐佛二十三躯,坐佛身光之间,上、下各雕供养天一躯

东壁形制、雕饰与西壁略同

第一层雕六间屋形长廊,檐下雕斗拱与叉手,每间雕供养人四躯,风化严重

第二层忍冬纹带下浮雕连环画形式的佛传故事,现存六幅

第三层覆莲带下并列三龛

北龛为圆拱龛,题材为“降伏火龙“

中龛为千佛龛,共十二行,每行十六龛

中央雕一盝形帷幕龛,内雕一佛二菩萨

南龛为盝形帷幕龛,题材为“鹿野苑说法“

北侧一塔风化无存,其余三座保存完好

第四层覆莲带下为三个华盖龛,除北龛北侧供养群像风化外,其余保存均好

第五层现存伎乐列龛二十三个,化生童子二十二躯,坐佛二十二躯

南壁南壁中部上开明窗,下凿拱门

东、西两侧形制与西壁略同

第一层门拱两侧各雕一间屋形长廊,廊内供养人行列已风化无存

第二层门拱两侧忍冬纹带下为浮雕连环画形式的佛传故事,现存六幅

第三层东、西两侧各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龛楣内雕坐佛十一躯,龛楣上沿中间雕博山炉,两侧雕飞天十五躯,楣尾雕二龙反顾

龛两侧各雕供养天三躯和供养菩萨二躯,龛上侧各雕坐佛列龛七个

明窗与门拱之间雕一屋形龛,正中为一坐佛,两侧为文殊、维摩

龛上侧雕坐佛列龛八个

龛下侧中央雕博山炉,两侧雕供养人十躯

龛两侧各雕五重方塔一座

第四层明窗两侧各雕一华盖龛

第五层明窗两侧伎乐列龛十六个,化生童子十六躯,坐佛十二躯

窟顶窟顶雕平棊二周,四角各出一梁,上雕一重瓣团莲和二飞天

平棊内周雕夜叉,外周雕诸天部

窟顶四周飞天围绕

窟顶雕刻风化严重,并经后世施彩

窟内现存反映释迦一生的佛传故事图30余幅,集中表现了佛主从诞生、成长、婚姻,到出家、弘法等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纪念意义的场面

这些故事图雕刻,结构合理,手法简朴,为犍陀罗艺术东传的新创造,弥足珍贵

第7窟(西来第一佛洞)云冈中期(公元471-494年)前、后室窟,平面为长方形

前室前室东西长8.8米,进深8米,地面低于后室0.25米

室内现存后世所建三层木结构楼阁一座,楼阁门窗均无,顶层前廊与第6窟楼阁第四层前廊相连

北壁北壁正中上开明窗,高3.80米,宽3.63米,下凿拱门,高5.10米,壁厚1.90米

壁面雕刻均严重风化,东侧残存立佛、菩萨和楼阁式多层塔遗迹

西壁西壁满壁雕千佛,多已风化

下层北侧辟一小拱门,可通第8窟

东壁上层雕供养天一列,中层分栏雕本生故事或佛传故事,下层雕供养人和伎乐天行列

雕刻皆严重风化

南壁南壁只残存东侧一段,风化严重

后室拱门与明窗拱门西壁北侧雕三层楼阁式塔柱,柱头为化生童子像

层间由三角纹分隔,每层雕舞人二躯

南侧存一力士头像,其上侧雕三头六臂护法神像,身躯右侧风化,现存三臂一腿,一手托太阳,一手持物置膝上,一手举于胸前

东壁雕刻与西壁略同,风化严重

现存塔柱二层,其南侧雕三头四臂护法神像,身躯左侧风化,右侧两臂一手托太阳,一手置胸前

拱门顶部中央雕一团莲,四周绕以飞天六驱,均见风化

明窗西壁下部雕山岳,其上部雕上下两坐禅弟子,身左侧各雕一净瓶

东壁雕刻与西壁略同

两壁北侧各雕一菩提树交绕于拱顶,菩提树北侧各雕一菩萨立于束帛座上

北壁北壁顶部三角纹带下通壁凿上、下两层大龛

上层为盝形帷幕龛,高5.10米

龛内正中雕交脚菩萨,高4.8米,两侧各一倚坐佛,再其侧为思惟菩萨

交脚菩萨前两侧各雕一狮回首相望

雕像均风化严重

龛楣分为十二格,内雕飞天,其下悬帷幕,束挽处雕兽面

其上雕伎乐列龛十四个

下龛为圆拱龛,高3.75米,宽4.50米,内雕二佛并坐

龛大部分风化剥蚀,龛楣内现存飞天五躯,其上沿现存飞天九躯,手执璎珞;下沿正中雕交脚佛,两侧雕倚坐佛,现存八躯

龛下侧及左、右两侧雕刻风化无存

西壁西壁项部三角纹带下分为六层,层间分别以覆莲纹或忍冬纹带相隔

第一层忍冬纹带下雕供养人行列,均风化无存

第二层忍冬纹带下雕二龛

南龛为圆拱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梵志

龛外绕以山形,山间雕梵志八躯,手持净瓶,为降伏火龙故事龛

北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坐佛

龛北侧风化,南侧存供养天五躯,龛楣内存飞天三躯

两龛之间以四层塔柱相隔,塔身以三角纹分层,每层并列二圆拱龛,内雕坐佛

塔刹处雕化生童子

第三层忍冬纹带下雕圆拱龛,南龛内为坐佛,两侧各雕供养天四躯,上部雕飞天二躯

龛楣内雕供养天十一躯,外雕供养天三躯

北龛内雕坐佛,两侧束帛座上各雕一倚坐菩萨,上部雕飞天二躯,供养天二躯,龛楣上绕以飞天四躯,供养天二躯

两龛楣尾均为回首龙,两龛间龙首相交

龛柱雕饰卷叶

第四层覆莲纹带下为二盝形帷幕龛

南龛内雕一佛坐于须弥座上,两侧各雕一胁待菩萨

龛楣格内雕飞天四躯,两端各雕供养天二躯

北龛内雕一交脚佛坐于狮子座上,两侧胁侍菩萨手提净瓶

龛楣雕饰与南龛略同

两龛之间及南、北两侧雕三座四层塔柱,分别由力士托扛

塔身由三角纹分层,南侧一塔每层雕一坐佛,其余二塔每层雕二坐佛

塔刹均饰蕉叶

第五层覆莲纹带下为二圆拱龛

北龛内雕一坐佛,两侧各雕供养天四躯上下排列,上部正中雕一宝珠,二飞天左右拱卫

龛楣正中雕坐佛,两侧各雕供养天六躯

楣尾为二龙回首,龛柱为束帛座

南龛龛楣内雕坐佛十二躯,其余均与北龛略同,第六层为并列七佛,身光之间雕弟子半身像

东壁第一层、第二层风化剥落,雕刻无存

第三层忍冬纹带下为二圆拱龛

北龛内雕坐佛,左侧雕一梵志,右侧风化无存

龛内及楣内共存飞天九躯

南龛内雕坐佛,腿部风化,两侧雕供养人六躯,上部雕四飞天

龛楣内雕坐佛十躯

楣尾为二龙回首,龛柱雕饰卷叶

第四层覆莲纹带下为盝形帷幕龛

北龛内雕交脚佛坐于狮子座上,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北侧一躯头毁,南侧一躯手提净瓶

龛楣格内雕飞天四躯,供养天二躯,两侧上部雕供养天各一躯

南龛内雕一佛坐于须弥座上,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其余与北龛略同

两龛之间及南、北两侧雕三座四层塔柱,均由力士托扛

第五层覆莲纹带下为二圆拱龛

北龛内雕坐佛,两侧雕供养天十二躯,上部雕飞天二躯,龛楣内雕坐佛十三躯

南龛龛楣内雕供养天十二躯,其余与北龛略同

二龛楣尾均为二龙回首,龛柱雕束帛座

第六层并列七佛,身光之间雕弟子半身像

南壁第一层风化严重,雕刻无存

第二层拱门两侧各雕一方形塔柱,以三角纹分为三层,每层雕二舞人

塔顶雕蕉叶,上雕宝珠,塔柱由力士托扛,已见风化

东、西两侧忍冬纹带下雕二龛,东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维摩像,身旁雕一供养天,身部风化

龛楣内外共雕飞天五躯

西龛上部雕三角纹华盖,内雕文殊像,两侧现存供养天四躯,飞天一躯

第三层忍冬纹带下为二圆拱龛

东龛内雕坐佛,两侧雕供养天八躯,飞天二躯

龛楣雕供养天十躯,楣尾为二龙回首,龛柱雕饰卷叶

西龛龛楣内雕坐佛八躯,其余与东龛略同

第四层覆连纹带下为二华盖龛

东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两菩萨上部各雕供养天三躯

西龛与东龛略同

明窗与拱门之间开一长形帷幕龛,龛楣由十五方格组成,内雕莲花

龛内雕供养天六躯

其下侧雕飞天二躯,伎乐天六躯,中间雕博山炉

第五层明窗两侧各开一盝形帷幕龛

东龛内雕交脚菩萨坐于须弥座上,两侧各雕供养天三躯,龛楣格内雕飞天三躯,供养天三躯

西龛与东龛略同,龛内两侧各雕供养天二躯

第六层并列坐佛十三躯,身光间雕弟子半身像十四躯

窟顶窟顶雕平棊,纵横施桯,分为六格

格内中心各雕一抹角叠砌藻井,井心雕团莲,四周绕以飞天

桯间交叉处亦雕团莲,拱上雕飞天

共计团莲八朵,飞天四十八躯

第8窟(佛籁洞)云冈中期(公元471-494年)前、后室窟,平面为长方形

前室前室东西长9米,进深7.6米.高16米

北壁北壁正中上开明窗,下凿拱门

壁面雕刻风化无存

西壁雕千佛及供养人行列等,均风化严重

东壁壁前雕佛传故事或本生故事,供养人行列等,均风化严重

下层北侧辟一小拱门与第7窟相通

后室后室东、西长9米,进深5.4米,高12.8米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5.8米,宽4米,壁厚2米

东壁下层现存力士一躯,下身风化

上层雕三头八臂摩醯首罗天,身下雕一卧牛,上方雕一飞天

西壁下层与东壁略同

上层雕五头六臂鸠摩罗天,身下雕一孔雀,口衔宝珠,上方雕一飞天

多首多臂天神像造型来源于古印度,原为婆罗门教神祇

该组雕像为云冈石窟所独有,反映了早期佛教杂密兼容的特征

拱顶正中雕一团莲,四飞天拱卫(残躯)

明窗高4米,宽3.7米,壁厚1.42米

东壁下层雕山岳,其上部雕上下两坐禅弟子

西壁与东壁略同

两壁北侧各雕一菩提树,树枝交绕于拱顶,树北侧各雕一菩萨立于束帛座上

北壁北壁顶部三角纹带下分上、下两层大龛

上龛为盝形帷幕龛,4.25米,宽8.25米,进深2米

龛内中央为倚坐佛,高4.4米,两侧各一交脚菩萨,再其侧为一思惟菩萨

龛楣十二格内各雕一飞天,龛楣上方雕伎乐列龛十四个,下方悬帷幕,束挽处饰兽头

龛像均见风化

下龛为圆拱龛,高4米,宽3.6米

龛内坐佛及壁面雕刻均风化无存

东壁顶部三角纹带下分六层

第一层为供养人行列,已风化无存

第二层忍冬纹带下列二龛

南龛为三角纹华盖龛,内雕坐佛,龛两侧雕群魔,现存十四躯,为降魔成道故事龛

北龛为盝形帷幕龛,内一佛二菩萨均见风化

两龛之间雕三层塔柱一座,每层雕坐佛二躯,柱头雕焦叶,中出化生童子

第三层忍冬纹带下为二圆拱龛

南龛内雕坐佛,两侧雕捧钵供养天四躯,上部雕四飞天,中央雕莲花

楣内雕供养天八躯,楣尾为二龙反顾

北龛与南龛略同,龛内顶部中央为博山炉,楣内为坐佛九躯

第四层覆莲带下为二盝形帷幕龛

南龛内雕交脚佛坐于狮子座上,两侧各一胁侍菩萨,手提净瓶

楣内雕飞天四躯,楣外雕供养天二躯

北龛与南龛略同,龛内为坐佛

第五层覆莲纹带下为二圆拱龛,南龛内雕坐佛,两侧雕供养天十五躯,上部雕飞天二躯

楣内雕飞天八躯,供养天二躯,楣尾雕二龙回首,龛柱雕束帛座

北龛与南龛略同,楣内为坐佛十五躯

第六层为并列七佛,头间雕童子像

西壁西壁布局与乐壁略同

下部龛像风化严重

南壁顶部三角纹带下分为六层

第一层雕刻风化无存

第二层门拱两侧卷草纹带下各雕一束腰莲花柱

其侧各为一格状帷幕龛,龛内雕像风化无存

第三层拱两侧各雕一圆拱龛

东龛内雕坐佛,两侧雕供养天五躯,飞天四躯

楣内雕飞天四躯,楣外雕供养天四躯,楣尾为回首龙

西龛与东龛略同,楣内雕坐佛九躯

拱门与明窗之间为一长形帷幕龛,长4.7米,高1.7米,龛楣由十六方格组成,内雕莲花,龛内雕供养天六躯,其下方正中雕坐佛一躯,两侧雕供养天十躯,伎乐天四躯

第四层明窗两侧各雕一华盖龛,东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菩萨,华盖两侧雕供养人五躯

西龛与乐龛略同

第五层明窗两侧各雕一盝形帷幕龛

东龛内雕交脚菩萨坐于须弥座上,两侧各雕供养天四躯、飞天一躯

龛楣三格内各雕一飞天

西龛与东龛略同

第六层并列坐佛十四躯,头间雕童子像

窟顶窟顶雕平棊,布局与第7窟窟顶略同

共雕团莲八朵,飞天五十五躯

第9窟(阿閦佛洞)云冈中期(公元471-494年)前、后室窟,平面为长方形

前室东西长11.9米,进深4.2米,窟高10.8米

北壁北壁中部上开明窗,下凿窟门,壁面雕刻可分三层

第一层风化严重,现仪存拱门西侧浮雕佛本生故事

第二层东西两侧各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菩萨,背光内雕坐佛,龛楣内雕飞天

拱门上方雕仿木结构屋形门楣,屋脊上雕金翅鸟,檐下雕一斗三升人字拱

门楣中雕博山炉、飞天、璎珞及忍冬纹等

门楣两侧各雕一金刚

第三层西侧雕一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二佛间雕飞天及供养人

龛上侧雕坐佛及飞天,龛两侧各雕一弟子

东侧佛龛与西侧佛龛相同

中部开一明窗,高2.6米,宽2.3米,窗楣内雕坐佛、飞天,明窗两侧各雕一梵志,明窗与两侧龛之间各雕五层方形塔柱一座,每层内雕二舞人

明窗与佛龛上侧雕三角纹带和伎乐龛与窟顶相连

西壁壁面雕刻可分三层,第一层下部风化严重,现仅存浮雕佛本生故事

靠北侧开一拱门,高1.93米,宽1.2米,壁厚0.95米,与第10窟前室相通

第二层并列二圆拱龛,内均为坐佛,龛楣内雕坐佛,楣沿雕飞天,二龛之间雕一力士

北侧龛内雕二菩萨,佛座前雕一弟子,佛抚其头

两龛上侧雕飞天、供养天等

第三层雕一仿木结构屋形龛,由塔柱分为三间

明间雕一交脚佛,两梢间内上雕飞天,下雕胁侍菩萨

屋脊上雕金翅鸟,屋檐下雕斗拱与人字叉手

塔柱为四层,每层内雕坐佛,塔顶雕蕉叶化生童子

东壁第一层雕刻风化无存

第二层并列二圆拱龛,内为坐佛,经后世补泥彩绘

龛楣内雕坐佛,楣沿雕飞天,龛上侧雕供养天

第三层雕一屋形龛,形式与西壁屋形龛相近,由二立柱分为三间,明间内雕交脚菩萨,两梢间内各雕菩提树与思惟菩萨

南壁南壁凿两根八棱石柱,形成三开间的窟门,石柱上雕千佛,现外侧雕像已风化

柱体由大象承驮,其下为柱础,均风化严重

窟门东侧下部风化,中部残存一须弥山,上雕飞鸟走兽及伎乐,上部残存一束腰柱,柱南侧可见立佛、坐佛、供养人等,风化严重

西侧下部亦风化,中部残存一须弥山,风化严重

上部残存一屋,风化严重

南壁上部雕伎乐龛、千佛龛各一列与窟顶相连

窟顶顶为长方形平棊,内雕团莲、飞天及力士,中部南侧部分崩塌

后室东西长11.3米,进深8米,窟高10.5米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3.1米,宽2.4米,壁厚2.2米

东、西两壁各雕一金刚,已见风化,金刚上部各雕供养天三躯

拱门顶部中央雕宝珠,周围雕四飞天

明窗西壁雕乘象菩萨,其南侧雕侍者持华盖,北侧雕二伎乐天,下侧雕山峦

东壁雕山峦与莲池,一菩萨坐于莲花之上,两侧各雕一侍者与一供养弟子,南侧侍者持华盖

明窗顶部中央雕一团莲,四周绕以八躯飞天

北壁北壁雕倚坐接,高9.8米,经后世补塑施彩

上部雕华盖,下部于佛像背后开一隧道,隧道长10.85米,宽2.2米,高3米,壁面雕刻风化严重,仅存北壁飞天依稀可辩

西壁西壁北侧雕一胁侍菩萨,高5.3米,经后世补塑施彩

南侧雕刻可分四层

第一层风化严重

第二层与南壁西侧第二层相连,构成同一屋形龛,龛内雕一交脚菩萨,其北侧雕供养天四躯,南侧雕供养天二躯

第三层与南壁西侧第三层相连,构成同一盝形帷幕龛,内雕供养天八躯

龛楣方格内雕飞天与忍冬纹

第四层雕双重龛,上龛为屋形龛,龛内雕二供养者双手持钵相对而跪,两侧各雕一立菩萨

龛北侧雕一屋形龛,内为坐佛,南侧雕一立菩萨

下龛为盝形龛,内雕一弟子端坐,两侧各跪一弟子

龛楣方格内雕莲花与忍冬纹

西壁上部雕坐佛龛与窟顶相连

东壁东壁北侧雕一胁侍菩萨,高5.3米,经后世补塑施彩

南侧雕刻风化严重,经后世补塑彩绘,已非原貌

南壁南壁雕刻可分四层,第一层中部为拱门,门楣内雕坐佛,上、下沿雕飞天,楣尾为金翅鸟

拱门两侧各雕一金刚,已风化

东、西两侧壁面雕刻均风化

第二层西侧雕屋形龛,内为“鬼子母失子”故事

东侧雕盝形龛,内雕一坐佛,两侧雕弟子与供养天,龛楣方格内雕化生童子与飞天

第三层中部雕一屋形龛,中央雕一坐佛,两侧各雕供养天四躯

西侧盝形龛一半折向西壁,龛内雕一坐佛,其东侧雕供养天八躯

东侧雕“二兄弟出家”因缘故事

第四层中部为明窗,西侧雕“尼乾子投火”因缘故事,东侧雕“天女供养”因缘故事

明窗上侧雕供养天八躯,两侧龛上侧各雕坐佛六躯与窟顶相连

窟顶窟顶为平棊方格,中部格内雕莲花,周围格内雕阿修罗诸天,平棊内雕飞天

由于营造于北魏民族变革、文化更新的时代,而汉风转浓,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

第10窟(毗卢佛洞)云冈中期(公元471-494年)前、后室窟,平面为长方形

前室东西长11.5米,进深4.35米,窟高10.65米

北壁北壁形制与第9窟前室北壁相同

壁面雕刻第一层风化严重,现存佛本生故事两幅

第二层东、西两侧各雕一盝形帷幕龛,高2.7米,宽2.6米,内均为倚坐佛,两侧各雕一胁待菩萨,龛楣方格内雕飞天

中部开一拱门,边饰忍冬纹,门楣忍冬纹中雕化生童子,间以莲花门攒五朵

门上侧雕须弥山,山腰雕二龙缠绕,山间雕化生童子、树木、鸟兽等,山两侧雕阿修罗天、鸠摩罗天与一供养天

第三层中部为明窗,窗楣中央雕一坐佛,两侧各雕五供养天,楣尾雕金翅鸟

明窗两侧各雕一供养天

西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龛楣内雕九佛,楣沿雕飞天,楣尾雕金翅鸟

龛外两侧各雕一弟子及力士

东侧雕一圆拱龛,楣尾为回首狮,其余与西侧龛基本相同

明窗上侧与两侧龛上侧并列伎乐龛十八个,与窟顶相连

西壁西壁雕刻可分三层

第一层雕刻已风化无存

第二层北侧雕一华盖龛,内为立佛,高2.4米,经后世补塑彩绘

南侧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坐佛,高1.6米

龛楣方格内雕飞天,龛上侧雕供养天

龛柱雕为四重塔形,每层雕一圆拱龛,内雕坐佛

第三层雕一屋形龛,由两根立柱分为三间

明间内雕一交脚菩萨,两梢间内上雕菩提树,下雕思惟菩萨

东壁东壁雕刻亦分三层

第一层风化严重,现存佛本生故事三幅

靠北端开一拱门与第9窟前室相通

第二层南侧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坐佛,龛楣方格内雕飞天,龛上侧雕供养天,龛柱为三重塔形,每层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北侧雕一华盖龛,内为“儒童本生”故事

第三层雕一屋形龛,由两个方形塔柱分为三间,塔柱分四层,每层内雕一舞人

明间内雕一交脚佛,两梢间内上雕飞天,下雕胁侍菩萨

南壁南壁与第9窟前室南壁相同,两根八棱柱上雕千佛,南侧雕刻风化无存

窟门西侧下部风化,中部雕一须弥山,上雕飞天等,风化严重

上部现存一龛及四童子

东侧上部现存一屋,屋下侧雕动物形象,风化严重

南壁上部雕伎乐龛与千佛龛各一列与窟顶相连

窟顶平棊式窟顶与第9窟前室窟顶形制相同,南侧雕刻多崩毁

后室东西长10.8米,进深7.2米,窟高10.4米

拱门与明窗拱门东、西两壁各雕一金刚,高1.5米,下侧风化严重

拱顶中央雕博山炉,东、西两侧各雕二飞天

明窗东、西两壁雕千佛,中央雕一较大的圆拱龛,内为坐佛

下侧雕山峦

两壁北侧均雕一立菩萨,高0.5米,由力士承托

明窗顶部中央雕一团莲,直径1.1米,四周绕以八飞天

北沿雕六飞天

北壁北壁坐佛风蚀殆尽,为后世补塑

下部于佛像背后开一隧道

长10米,宽1.7米

壁面雕刻风化严重,北壁供养人及顶部团莲、飞天依稀可辨

西壁西壁雕刻风化严重,经后世补塑彩绘,己失原貌

北侧雕一思惟菩萨,高5米,亦经后世补塑

东壁北侧雕一思惟菩萨,高5米,经后世补塑施彩

南侧雕刻可分四层

第一层风化无存

第二层雕一屋形龛,内雕二倚坐像,两侧各雕二供养天

第三层为一盝形龛,内雕一坐佛,两侧雕供养天与弟子

第四层雕一坐佛,座前雕二狮,火焰纹背光内雕坐佛,外侧雕飞天与供养天

南壁南壁雕刻亦分四层

第一层中部为拱门,门两边饰忍冬纹,门楣忍冬纹中雕化生童子与莲花门攒

门两侧各雕一金刚,已见风化

东、西两侧壁面雕刻风化无存

第二层西侧雕一屋形龛,内为坐佛

坐佛东侧雕供养天、弟子与大象等,西侧雕刻无存,经后世彩绘

东侧雕一盝形龛,内雕“出四门”故事

第三层中部并列七佛

西侧雕一盝形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四供养天

东侧雕一屋形帷幕龛,内为坐佛,两侧各雕供养天五躯

第四层中部为明窗

西侧雕“降魔成道”故事

东侧雕一双重龛,外为帷幕龛,内为圆拱龛

圆拱龛内雕坐佛,龛楣内雕火焰纹,龛柱雕忍冬纹,龛外两侧雕供养天与弟子

南壁东、西两侧龛上部雕坐佛列龛与窟顶相连

窟顶窟顶为平棊方格,内雕飞天、阿修罗等,风化严重

第11窟(接引佛洞)云冈中期塔庙窟

拱门与明窗拱门西壁可分四层,第一层雕一圆拱龛,已风化

第二层北侧雕一盝形龛,内为二佛并坐

南侧雕一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

第三层北侧雕一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

南侧雕圆拱龛,内为坐佛

第四层并列二圆拱龛,内均为坐佛

拱门东壁中部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四周雕零散小龛

明窗西壁下层南侧雕千佛,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龛两侧各雕三层塔一座

上层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龛北侧存三层塔一座,龛南侧崩塌

明窗东壁雕四层佛龛,第一层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下部雕刻太和十九年铭记

南侧崩毁

第二层北侧雕一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

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第三层北侧雕一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两侧各一胁侍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塔

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南侧崩毁

第四层雕二圆拱龛,内均为一佛二菩萨

中心塔柱中心塔柱高13.3米,塔柱分三层,第一层四壁均雕一立佛,南壁立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为后世补雕

第二层南壁开一方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一思惟菩萨

其余三壁均雕二立佛

第三层四壁均雕阿修罗

北壁北壁风化剥蚀严重,雕刻无存

西壁西壁布局零乱,大致可分四层

第一层南侧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菩萨,龛外南侧现存一胁侍菩萨

龛楣方格内雕飞天,龛上侧雕十坐佛

龛北侧及下侧雕零散小龛,概为后世补刻

中部镂雕一盝形龛,内雕一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供养菩萨和一思惟菩萨

北侧雕千佛和零散小龛

第二层南侧雕零散小龛,北侧雕一屋形龛,高2.8米,宽7.4米,内雕七立佛,高2.4米,北侧二佛无存

龛下侧雕有铭记,文字已风化难辨

第三层南侧雕七层塔一座及零散小龛,龛形有圆拱龛、盝形龛、屋形龛,主要造像有坐佛、交脚菩萨、倚坐佛及一佛二菩萨

中部雕零散小龛,龛形有圆拱龛、盝形龛,主要造像有坐佛、二佛并坐、一佛二菩萨及交脚菩萨

北侧雕千佛,部分风化,为后世彩绘

第四层南侧并列六龛,上层雕二盝形龛,内均为交脚菩萨,中层南龛为盝形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供养天

北龛为盝形龛,内雕二交脚菩萨

下层雕二圆拱龛,北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南龛内为坐佛

中部雕一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和弟子,龛外两侧雕供养天与坐佛

北侧雕千佛与飞天,风化严重,龛像经后世补塑彩绘

东壁东壁雕刻大致分四层,第一层风化严重,北侧一龛内雕坐佛,南侧二龛雕像无存

第二层北侧风化严重,经后世补塑

中部共雕六龛,分三层排列,上层北侧盝形龛镂雕而成,内为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南侧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塔,龛楣由飞天与璎珞组成

中层北侧圆拱龛内雕坐佛,南侧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供养菩萨,龛下雕供养人,龛两侧各雕一塔

下层北侧盝形龛残破,南侧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风化严重

南侧满雕千佛,下部中央开一圆拱龛,内雕坐佛

第三层北侧雕刻无存

中部北侧雕圆拱龛,内为坐佛

南侧雕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塔,龛下侧雕供养人行列

南侧共雕四龛,上层二圆拱龛内均雕一佛二菩萨,下层北龛为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南龛为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菩萨

第四层北侧风化严重,现存一圆拱龛,内雕坐佛

中部雕一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南侧雕千佛,中部雕四重佛龛,上龛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

其下雕二圆拱龛,内均为坐佛

再下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下层雕三菩萨,龛下有太和七年题记

南壁南壁雕刻亦分四层

第一层中部开拱门

东侧下部风化严重,上部并列三圆拱龛,中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两侧龛内均雕佛并坐

西侧开一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菩萨,龛外两侧均雕三层塔一座

龛上侧雕排列不规则的小龛

第二层东侧上部并列二龛,一为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

一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

下部雕四层十六个圆拱龛,内均为一佛二菩萨

其西侧又雕三龛,一屋形龛内雕交脚菩萨,一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一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中部拱门上侧雕一圆拱龛,内雕倚坐佛并菩萨,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上侧雕千佛及伎乐列龛

西侧上层开一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

龛两侧各雕一列坐佛,龛上侧雕伎乐列龛

下层开一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龛两侧雕胁侍菩萨及供养天等

第三层东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中部明窗下侧雕四龛,中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雕胁侍菩萨

东龛为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

西侧上龛为方龛,内雕交脚菩萨,下龛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西侧雕一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

第四层中部为明窗

东侧雕三层塔一座,其上侧雕三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或坐佛

西侧雕六层塔一座,其东侧及上侧散雕六圆拱龛,内均为坐佛

塔下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

窟顶围绕中心塔柱雕平棊方格,内雕交龙

其南侧方格崩毁,经后世彩绘

第12窟(离垢地菩萨洞,俗称“音乐窟”)云冈中期前、后室窟,平面为长方形

前室东西长7.5米,进深4.1米,窟高6.65米

北壁北壁分三层,第一层中部开窟门

东、西两侧各雕一屋形龛,内雕倚坐佛四躯

第二层中部为拱门门楣,楣内雕九坐佛,上沿雕飞天,下沿雕伎乐天

东、西两侧各雕一盝形帷幕龛,内均为一佛二菩萨

龛楣方格内雕飞天,龛两侧各雕一塔

第三层中部为明窗

西侧雕“四天王奉钵“故事

东侧雕“鹿野苑说法”故事

正壁上端所刻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

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中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西壁西壁分三层,第一层南侧雕“降伏火龙”故事,北侧华盖下雕一坐佛,其北侧现存飞天、供养天等

第二层雕一屋形龛,由二方柱分为三间,明间内雕一交脚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两梢间内各雕一倚坐佛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内佛像上侧雕飞天与璎珞,屋脊上雕三角纹与金翅鸟,屋檐下雕斗拱与人字叉手

第二层北侧雕“阿育王施土因缘”故事,南侧雕一坐佛,两侧各一梵志

佛像上侧及两侧雕飞天、供养天等

东壁东壁亦分三层

第一层中部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两侧雕供养天,南侧风化严重

第二层雕一屋形龛,明间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两梢间内各雕一思惟菩萨

龛外两侧各雕一供养人

第三层北侧雕“儒童本生“故事,南侧雕“降魔成道”故事

南壁南壁凿两根六棱石柱,形成三开间的窟门

石柱上雕千佛,南侧雕刻风化无存

其内侧额枋上雕飞天、坐佛、伎乐、供养天及胁侍菩萨等

窟顶窟顶为长方形平棊,内雕飞天、莲花等

后室东西长6.4米,进深4.8米,窟高7.1米

拱门与明窗拱门壁厚1.45米,高1.95米,东、西两壁各雕一金刚,顶部雕交龙

明窗壁厚1.5米,顶部中央雕一团莲,四周绕以飞天

明窗西壁南侧雕习禅弟子,北侧雕一圆拱龛,龛内为二佛并坐

东壁南侧雕习禅弟子,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北壁下层雕一圆拱龛,造像风化无存

上层雕一盝形帷幕龛,现存倚坐佛及二菩萨为后世补塑

西壁西壁雕刻可分三层,第一层风化严重,仅存南侧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第二层风化严重,现存南侧三圆拱龛,内为坐佛和二佛并坐

第三层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及二飞天

两龛间雕三层塔一座

二龛上侧雕列佛与窟顶相连

东壁东壁亦分三层,第一层雕刻风化无存

第二层并列二圆拱龛,内均为坐佛

第三层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交脚佛

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

两龛间雕三层塔一座,龛上侧雕列佛与窟顶相连

南壁南壁分三层,第一层中央开拱门,东、西两侧雕刻无存

第二层拱门上侧雕帷幕方形龛,内为二佛并坐,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东侧雕“商人奉食”故事,西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两侧雕供养群像

第三层中央开明窗

西侧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一佛二弟子,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东侧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一佛二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上侧雕列佛与窟顶相连

窟顶窟顶为平棊方格,内雕摩醯首罗天、鸠摩罗天、阿修罗天等

边沿雕饰飞天

第13窟(文殊菩萨洞)云冈中期单室窟,平面为椭圆形,穹窿顶

东西长11米,进深9米,高13.6米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4米,宽3米,壁厚1.83米

拱门西壁上部雕一方形龛,内为坐佛,两侧各雕一菩萨

东壁上部雕一盝形龛,内为一佛二菩萨

东、西两壁下部各雕一金刚,高2.2米,风化严重

明窗东、西两壁各雕一胁侍菩萨,高23米,上侧雕华盖

明窗顶部崩毁,雕刻无存

北壁北壁雕一交脚弥勒佛像,高13.5米,左臂与腿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

火焰纹背光直通窟顶,内饰飞天、坐佛、忍冬纹等

西壁西壁上部南侧雕七层塔一座,高2.2米

壁面雕刻经后世彩绘,已非原貌

东壁东壁雕刻可分七层,第一层供养人风化严重

第二层雕供养菩萨九躯

第三层北侧雕五个佛龛,形式有圆拱龛、盝形龛、屋形龛及塔形龛,主要造像有坐佛、交脚菩萨及二佛并坐

中部雕重楣盝形龛,高1.7米,宽2米,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上层龛楣方格内雕飞天,下层龛楣中央方格内雕坐佛及二供养天,两侧方格内雕伎乐天

龛楣下沿雕手牵璎珞的飞天

龛下侧雕供养行列

南侧雕两层共四龛,上层北侧雕一盝形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交脚菩萨和一胁侍菩萨

龛两侧各雕三层塔一座

上层南侧雕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

下层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下侧并列三小龛,内雕二佛并坐和一佛二菩萨

下层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

第四层并列三龛,中部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两侧各雕一屋形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和二飞天

第五层并列三龛,中部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及飞天

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三龛下侧均雕供养行列

第六层并列三圆拱龛,中部龛内雕坐佛,两侧龛内均雕二佛并坐

第七层雕千佛,下侧中部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千佛上侧雕七个伎乐龛与窟顶相连

南壁南壁雕刻可分四层

第一层中部开窟门,两侧壁面雕刻风化无存

第二层中部拱门上侧雕二层佛龛,上层并列三盝形龛,内均为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和供养人

龛外两侧雕乘象菩萨、倚坐佛及坐佛等

下层并列三圆拱龛,中部龛内雕坐佛,两侧龛内均雕二佛并坐

龛外两侧雕坐佛、立佛、倚坐佛、二佛并坐、佛塔及供养人等

东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

龛上侧及两侧雕千佛列龛

佛龛东侧雕一列四个小龛,上三龛为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

下龛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脚侍菩萨

西侧龛像与东侧基本相同

第三层雕三个屋形龛,内雕七立佛,高2米

第四层中部为明窗

东侧雕上、下两龛,下龛为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上侧及两侧雕千佛列龛,龛下侧雕五个圆拱小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佛并坐等

上龛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上侧雕五个伎乐龛与窟顶相连

西侧雕三层佛龛,上层为一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中层东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西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下层并列三龛,中部为圆拱龛,内雕坐佛

两侧各雕一屋形龛,内均为交脚菩萨

窟顶窟顶雕交龙,间以飞天等装饰

第14窟云冈晚期(公元494-525年)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南壁及窟顶南部崩毁

北壁风化剥蚀严重,依稀可辨部分火焰纹背光

西壁西壁雕刻可分三层

第一层北侧雕双层龛,外为帷幕龛,内为盝形龛,龛内雕像风化

南侧雕二层龛,上层雕零散小龛,主要造像有坐佛及“维摩变”等

下层雕二帷幕方形龛,雕像风化

第二层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风化严重

龛外南侧现存一方塔及供养群像,龛下侧雕胡服供养人行列

南侧雕二层龛,下层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佛头无存

龛外两侧各雕一菩萨

龛下侧雕供养天

上层并列三龛,中龛为圆拱龛,内雕坐佛,两侧龛为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

龛两侧各雕覆钵塔五座

第三层北侧并列三圆拱龛,风化严重

南侧雕二层佛龛,风化严重,现存南侧一塔及供养人等

东壁东壁亦分三层

第一层北侧为一大龛,风化严重

龛外两侧各开一小龛

南侧上部雕千佛,下部为一长形大龛,龛内雕像无存

第二层北侧为圆拱龛,内雕坐佛

南侧上层列三龛,风化严重

中层为长形大龛,内雕五坐佛,佛两侧各雕一菩萨

下层龛像风化严重

第三层北侧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

龛北侧雕一圆拱龛,雕像无存

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龛南侧雕千佛,风化严重

立柱窟室中部现存一立柱直通窟顶

立柱四壁满雕千佛

第15窟(万佛洞)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5.6米,进深4.4米,高9.9米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5米,宽1.5米,壁厚0.95米,东、西两壁均雕千佛

下部风化严重

明窗高1.8米,宽1.3米,壁厚1米,东、西两壁均雕千佛

北壁北壁雕千佛,风化严重

上部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像,头毁

中部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下部佛龛风化严重

西壁西壁雕刻分三层

第一层佛龛风化严重

第二层北侧雕双层龛,外为方形帷幕龛,内为圆拱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立佛

龛楣内雕坐佛,楣沿雕飞天与华绳,龛楣两侧雕供养群像,上侧雕列佛

佛龛下部风化较重

中部雕二龛,下龛为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两侧雕供养人及飞天

龛楣内雕坐佛,龛楣上沿雕华绳

上龛为盝形惟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楣方格内雕飞天

龛两侧各雕一立佛,上饰华盖

上、下两龛之间雕二层纹带,上层中部雕二狮护博山炉,两侧雕鱼、鸟及水草

下层雕伎乐七躯

南侧亦雕二层龛,布局与中部龛相同,第三层满雕千佛,中部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东壁东壁雕刻亦分三层,第一层风化严重

第二层并列二龛,皆为双层龛,外为方形帷幕龛,内为圆拱龛,北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供养人,龛外两侧各雕一菩萨

南龛内雕二佛并坐,龛外两侧各雕一菩萨

第三层满雕千佛,中部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南壁中部上开明窗,下凿窟门,满壁雕千佛

下层风化严重

窟顶为长方形,内雕交叉平棊,顶部雕饰交龙、莲花及忍冬纹

第16窟(立佛洞,昙曜五窟之一)云冈早期单室窟,平面为椭圆形,穹窿顶

高15.15米,进深8.7米,宽12.5米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5.9米,宽2.5米

西壁雕刻分二层,第一层雕一立佛,其北侧雕一菩萨,手执麈尾

其南侧风化严重

第二层并列二龛,南侧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北侧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龛楣方格内雕飞天

东壁第一层雕一立佛

第二层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龛外两侧雕列佛

明窗高5米,南侧崩塌严重

西壁雕刻可分三层,第一层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周围雕千佛

第二层为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

龛楣内雕坐佛,龛上及两侧雕供养人,龛下雕列佛

第三层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崩塌严重

东壁雕刻可分二层,第一层北侧雕上下两龛,上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

下龛为圆拱龛,内雕坐佛

南侧雕一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龛两侧各雕一供养菩萨

龛楣内雕坐佛,两侧雕供养天,龛下侧雕列佛

第二层雕千佛,上部开一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菩萨

北壁北壁雕一佛立于莲座上,高13.5米,下部及火焰纹背光风化严重

西壁下部风化严重

中部现存一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龛外南侧存一菩萨

上部雕千佛

东壁下部并列二圆拱龛,风化严重

中部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上部雕千佛

南壁下部西侧并列九龛,东侧并列三龛,风化严重

中部西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并雕布局零乱的小龛,其余壁面雕千佛,风化较为严重

东侧布局与西侧基本相同

中部明窗与拱门之间并列三龛,中间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

两侧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上部东、西侧均雕千佛

第17窟(又称弥勒三圣洞)云冈早期,开凿于公元460年至470年单室窟,平面为椭圆形,穹窿顶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6.8米,宽3.4米

西壁下部风化严重,中部及上部现存三层佛龛

第一层并列二龛,北侧为盝形龛,风化严重

南侧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第二层雕三龛,北侧二盝形帷幕龛内均雕交脚菩萨

南侧一圆拱龛内雕坐佛

第三层并列二圆拱龛,内均为二佛并坐

东壁下部风化严重,中部及上部现存四层佛龛

第一层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北侧雕二龛,上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下为圆拱龛,内雕坐佛

第二层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两侧各雕一圆拱龛,内均为坐佛

第三层并列二圆拱龛,南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北龛内雕二佛并坐

两龛之间雕方塔一座

第四层并列四圆拱龛,内均为一佛二菩萨

东、西两壁南侧崩塌严重

明窗高5.4米,宽5米,壁厚2.8米

西壁下部雕千佛,中部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

上部雕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

东壁下部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龛下刻太和十三年造像铭

中部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上部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一思惟菩萨

北壁北壁雕一交脚菩萨,高15.5米,胸佩蛇纹饰,具有浓郁的异域情调

佛像面部及双臂崩塌严重,巨大的身光仅存东侧部分

西壁下部并列小圆拱龛风化严重

中部开一盝形帷幕龛,内雕立佛,高6.7米,龛楣方格内雕飞天,龛内两侧雕供养天

上部雕千佛,下侧及北侧各雕一圆拱龛,内均为二佛并坐

东壁下部雕刻风化严重

中部开一盝形帷幕龛,内雕坐佛,高5.3米

龛楣及龛内雕饰与西壁龛相同

上部雕千佛,下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北侧雕二龛,上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下龛为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飞天

南壁下部西侧雕五层小龛,形式有圆拱龛、盝形龛,主要造像有坐佛、二佛并坐、交脚菩萨等

东侧雕四层小龛,形式与造像与西侧基本相同

中部西侧雕二圆拱龛,上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弟子,下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菩萨

拱门与明窗之间雕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龛两侧雕千佛,其间雕五个圆拱小龛,内雕坐佛、交脚菩萨、二佛并坐等

中部东侧雕二圆拱龛,上龛内雕二佛并坐,龛外两侧各雕一菩萨

下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菩萨

上部明窗西侧雕千佛,下侧并列二圆拱龛,一龛内雕二佛并坐,一龛内雕坐佛

东侧雕千佛,下侧一圆拱龛,内雕坐佛,三盝形龛,内均雕交脚菩萨

第18窟(立三佛洞)云冈早期(公元460-470年)单室窟,平面为椭圆形,穹窿顶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5米,宽3米,壁厚1.9米

西壁雕刻分三层

第一层雕刻风化无存

第二层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龛下刻铭记

第三层雕一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风化严重

东壁雕刻亦分三层,第一层风化严重

第二层北侧上龛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一倚坐佛

中龛为圆拱龛,内雕坐佛,两侧上雕坐佛,下雕倚坐佛

下龛为圆拱龛,内雕坐佛,风化严重

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风化严重

第三层南侧雕一盝形龛,内为坐佛,崩塌严重

北侧雕盝形龛及千佛

明窗高8.1米,宽6.8米,壁厚2.5米

明窗西壁雕千佛,南侧崩塌严重

上部北侧及中部雕三圆拱龛,两龛内为二佛并坐,一龛内为一佛二菩萨二飞天

东壁雕千佛,南侧崩塌严重

中部并列四龛,上层南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北侧现存二菩萨

北龛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龛外两侧各雕一菩萨

下层南龛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北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供养菩萨

龛下侧雕供养行列

北壁北壁雕一立佛,高15.5米,右臂残

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菩萨上部各雕五弟子像,俱为西域人特征,风化严重

西壁下部雕一立佛,高9.1米,上侧雕华盖

上部并列二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佛龛上侧雕列佛

东壁雕刻内容与西壁相同

南壁拱门西部雕千佛,上侧雕一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佛龛西侧雕“阿育王施土因缘”故事,东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拱门东部上侧雕千佛,下侧雕二列佛龛,内多为二佛并坐

佛龛下侧雕列佛

明窗西部上侧雕千佛,下侧雕二列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东部雕五列佛龛,形式有圆拱龛与盝形帷幕龛,圆拱龛内多为二佛并坐,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两侧各一思惟菩萨

第19窟(宝生佛洞)云冈中期(公元460-470年)单室窟,平面为椭圆形,穹窿顶

拱门与明窗拱门西壁下部风化严重,现存南侧千佛及小龛

上部雕二层龛,上层南龛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北侧为二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

下层并列三圆拱龛,内均为二佛并坐

东壁下部风化严重,现存上侧二层佛龛,上层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

北侧雕千佛

下层南侧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两侧雕小龛,内均为坐佛

上部并列二龛,南侧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北侧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雕童子,龛外两侧各雕一菩萨

明窗东、西壁均雕千佛

北壁北壁雕一坐佛,高16.8米,火焰纹背光风化严重

北壁右侧下部并列二圆拱龛,西侧龛内雕二佛并坐,东侧龛内雕一佛二菩萨

佛龛下侧雕供养人

西壁西壁满雕千佛,下部风化剥蚀严重,依稀可辨佛塔两座

东壁东壁满雕千佛,风化严重

南壁拱门西侧雕千佛,下部风化严重,上部西侧雕“释子因缘”故事

拱门东侧雕千佛,下部西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

东侧小龛风化严重

上部东侧雕一立佛

主室前两侧各开一室,西室内雕一倚坐佛,南壁崩塌,现存北侧一胁侍菩萨

东室内雕一倚坐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这种分窟安置三世佛的布局设计,既有变化,又显庄严,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创举

第20窟(白佛爷洞)云冈早期(公元460-470年)单室窟,平面为椭圆形,穹窿顶

南壁及窟顶崩塌

北壁北壁雕一释迦坐像,高13.7米,下部风化严重,经后世修补

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火焰纹头光及背光内雕坐佛、供养天、飞天等

坐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均毁

西壁西壁立佛无存,仅存莲座及部分火纹头光,上部雕一供养天及飞天

东壁东壁雕一立佛,高8.95米,头光内雕供养天及坐佛

上侧雕一供养天及飞天

第21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8米,进深2.8米,窟高8.5米

北壁北壁雕一圆拱龛,高4.5米,内为二佛并坐

龛楣雕饰飞天、坐佛、供养天及璎珞

龛两侧雕胁侍菩萨及供养群像,风化严重

西壁西壁雕佛龛六层,龛形有圆拱龛和盝形龛,主要造像有坐佛、二佛并坐和交脚菩萨

下层风化严重

东壁东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龛北侧现存一胁侍菩萨

上层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

龛楣方格内雕伎乐天,龛下雕供养行列

龛外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南壁南壁崩塌,仅存西侧上部一圆拱龛及千佛

窟顶窟顶崩塌严重,仅存部分莲花及龙的残迹

第22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3米,进深1.5米,窟高3.3米

北壁北壁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龛楣内雕七佛

东壁崩塌严重,仅存上部二坐佛

西壁、南壁及窟顶皆崩塌

第23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3.9米,进深2.6米,窟高3.75米

北壁北壁现存二佛并坐,火焰纹身光及头光内雕坐佛、莲花

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西壁西壁雕二立佛,高2米,南侧佛崩塌严重

二立佛头光内饰莲花及坐佛

东壁东壁仅存北侧头光,其余崩塌无存

南壁南壁崩塌,经近期修复

窟顶南部崩塌,现存中部二团莲,周围绕以飞天

第24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95米,进深2.8米,窟高3.4米

北壁北壁雕三龛,中龛内雕坐佛,高1.35米,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东龛内雕坐佛,高0.65米

西龛内雕交脚菩萨,高0.75米

风化严重

西壁雕一圆拱龛,高2.1米,内为二佛并坐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南侧菩萨部分崩塌

龛楣内现存五坐佛

东壁雕一圆拱龛,高22米,内为二佛并坐,龛外北侧现存一胁侍菩萨,龛楣内雕七佛

南壁崩塌

窟顶窟顶雕九格平棊,中心格内雕团莲,其余格内雕飞天

第25窟云冈晚期单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3.4米,进深2.75米,窟高2.9米拱门拱门高2.1米,宽1.45米,壁面雕刻风化严重,西壁可辨二佛并坐及供养人

北壁中部雕一龛,内为二佛并坐,高1.35米,龛外两侧各雕一龛,内为交脚菩萨,高0.85米,风化严重西壁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高1.5米,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楣内雕七佛,上沿雕华绳及供养天,楣尾雕二龙,龛两侧雕供养群像

东壁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高1.3米,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楣内中央雕一坐佛,两侧各雕四躯供养天

龛两侧雕千佛

南壁拱门东、西两侧各雕一立佛,高1.4米

下侧各雕力士

拱门上侧并列四个圆拱龛,东侧一龛内雕坐佛,其余三龛内皆雕二佛并坐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楣内均雕七佛

窟顶窟顶雕九格平棊,中央格内雕交龙,四角格内雕团莲,其余格内雕飞天

第26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方形,东西长2.53米,进深2.35米,窟高2.45米

北壁北壁雕盝形帷幕龛,内为二佛并坐,高1.3米,龛外两侧各雕一倚坐佛,龛楣内雕坐佛

西壁中部雕双层龛,下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楣内雕七佛,两侧雕供养天

上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龛楣内雕坐佛

龛两侧各雕千佛龛五个

北部上侧雕一小龛,内为坐佛,下侧雕一胁侍菩萨

东壁东壁龛像与西壁相可,唯北部上侧雕佛、下侧雕胁侍菩萨

南壁拱门上侧并列六龛,形式有圆形龛、盝形龛

主要造像有坐佛、交脚菩萨及二佛并坐

拱门东、西两侧各三龛

西侧上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其余五龛均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窟顶窟顶为九格平棊,中央及四角格内雕团莲,其余格内雕飞天

第27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4米,进深3.85米,窟高4.95米

拱门拱门东壁崩毁

西壁雕二龛,下龛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上龛风化严重,龛形不辨,内雕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拱门外东、西两侧各雕一力士,均风化

北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中龛风化严重,龛形不辨,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胁待菩萨

东、西两龛均为盝形帷幕龛,内雕倚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上层中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东、西两龛均为屋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西壁雕二层佛龛,下层并列二圆拱龛,内均为坐佛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楣内雕七佛

龛南侧雕三弟子,北侧雕三弟子及三供养天

上层并列二盝形帷幕龛,龛内一为交脚菩萨,一为坐佛

龛外两侧雕弟子及胁侍菩萨

龛楣内均雕飞天

东壁雕二层佛龛,下层并列二圆拱龛,内均雕坐佛,龛外两侧雕胁侍菩萨,龛楣内雕七佛

上层并列二盝形帷幕龛,一龛崩毁,一龛内雕坐佛,龛外两侧雕胁待菩萨,龛楣内雕飞天

南壁现存拱门西侧二龛,一为盝形龛,一为圆拱龛,龛内均雕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窟顶窟顶为九格平棊,中央格内雕团莲,其余格内雕伎乐天

第28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方形,东西长2.3米,进深2.5米,窟高3.1米

北壁雕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龛外两侧各雕一胁待菩萨

龛楣内雕坐佛,两侧雕供养天

西壁雕圆拱龛,内为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弟子,龛楣内雕七佛,上沿雕华绳,楣尾雕二龙反顾,龛楣两侧雕供养天及“踰城出家”、“白马吻足”故事

东壁雕圆拱龛,龛内雕像无存,龛楣内雕七佛,上沿雕华绳,龛楣两侧雕供养天及飞天

南壁南壁崩塌,仅存西侧部分立佛

窟项窟顶为九格平棊,中央格内雕交龙,其余格内雕莲花与飞天

崩塌严重

第29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15米,进深3.2米,窟高4.6米

拱门与明窗拱门东壁现存上层一方形龛,内雕坐佛

其南侧及西壁、顶部皆崩塌

明窗东壁现存二立佛

西壁及顶部皆崩塌

北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中龛为圆拱龛,内雕坐佛,高1.3米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楣内雕坐佛,两侧雕供养群像

东、西两侧龛均为盝形龛,内雕倚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楣方格内雕飞天

佛龛上侧雕七佛

上层中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倚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东、西两侧龛风化严重,龛形不辨,内雕交脚菩萨

东壁雕二层佛龛,下层并列二圆拱龛,内雕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楣内雕七佛,两侧雕供养群像

上层并列二盝形龛,内雕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西壁西壁龛像与东壁相同,南侧部分崩塌

南壁拱门东侧下部雕“阿育王施土因缘”,上部雕“鹿野苑说法”

拱门与明窗之间现存一菩萨

拱门西侧崩塌

窟顶窟顶为九格平棊,中央格内雕团莲,其余格内雕飞天

第30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米,进深3.4米,窟高5.2米

北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中龛为圆拱龛,内雕坐佛,龛楣内雕七佛

东、西两侧龛为盝形龛,龛像风化严重

上层中龛为盝形龛,内雕倚坐佛,东、西两侧龛为帷幕方形龛,龛像风化严重

西壁雕二层佛龛,下层并列二圆拱龛,内雕坐佛,龛楣内雕七佛,龛外两侧雕胁侍菩萨

风化严重

上层并列三方形龛,中龛帷幕上饰三兽头,内雕坐佛,南龛内雕立佛,北龛佛像无存

东壁雕二层佛龛,下层并列二圆拱龛,内雕坐佛,龛楣内雕七佛

上层二龛内雕坐佛,风化严重

南壁崩塌严重,仅存西侧中部部分雕像

窟顶南侧崩塌,现存部分团莲及伎乐天

第31窟云冈晚期前、后室窟,平面为长方形

前室北壁中部上开明窗,下凿拱门

壁面雕刻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东侧并列二龛,外为方形帷幕龛,内为圆拱龛,佛像无存

西侧龛像风化无存

第二层并列五个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及坐佛,龛外两侧雕胁侍菩萨、千佛与供养天

龛楣内雕千佛

第三层东侧雕二龛,上龛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龛外两侧各雕二菩萨

下龛风化严重

西侧雕二龛,上龛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下龛风化严重

第四层东侧雕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龛下侧雕供养行列

西侧雕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西壁雕二层窟龛,下层北侧开一窟室,窟内西壁佛像无存,南、北两壁风化严重

南侧二龛风化重

上层开二窟室,北侧窟内现存西壁坐佛,南侧窟内现存西壁二佛并坐,其余雕像风化无存

东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二龛崩塌风化严重,雕像无存

上层北侧龛内坐佛风化严重,南侧龛上部崩塌,龛内坐佛依稀可辨

南壁东侧崩塌,西侧雕像风化无存

后室东西长4.8米,进深3.7米,窟高5.7米

北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为圆拱龛,高2.3米,内雕二佛并坐,风化严重

上层风化严重,龛形不辨,中央雕交脚菩萨,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东、西两端各雕倚坐二菩萨

西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一龛,内雕坐佛

上层二龛,内分别雕倚坐佛和交脚菩萨

均风化严重

东壁雕二层佛龛,下层雕一盝形龛,内为坐佛,龛外两侧及龛楣内雕供养天

上层并列二龛,南侧为圆拱龛,内雕倚坐佛

北侧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

龛外两侧及龛楣内雕供养天

龛下雕千佛

南壁南壁东侧下部雕一圆拱龛,风化严重

中部雕像风化无存

上部雕“降魔成道”故事

西侧下部雕一圆拱龛,风化严重

中部风化严重,现存二坐佛及文殊、维摩像

上部崩塌

拱门东、西两壁各雕一力士,风化严重,顶部雕二龙交绕

明窗东、西两壁雕“乘象出行”,顶部雕四飞天

窟顶风化严重,雕刻无存

第32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3.1米,进深4.4米,窟高3.5米

拱门拱门高2.05米,宽1.5米

东壁雕二圆拱龛,下龛未雕完,上龛内雕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菩萨,龛楣内雕坐佛

龛上侧雕七佛

西壁雕方形帷幕龛,南侧崩塌,北侧下层现存一菩萨一弟子

龛下侧雕供养人

明窗及窟内均无雕刻

第33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方形,东西长5.4米,窟高5.15米

北壁雕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龛两侧各雕一菩萨、一弟子

西壁雕圆拱龛,内为交脚佛,南侧崩塌,现存北侧雕二菩萨

龛楣内中央雕倚坐佛,两侧雕供养群像

龛北侧雕一方形龛、内雕“阿育王施土因缘”故事,两侧雕飞天、供养菩萨

东壁南侧崩塌,现存北侧一方形龛,内雕坐佛,两侧雕飞天及弟子

南壁及窟顶崩塌

第34窟云冈晚期,平面为方形,东西长3.6米,窟高3.8米

北壁雕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龛外两侧下部各雕二菩萨,上部雕供养群像及飞天

龛上侧雕二列千佛,龛下侧雕供养人行列

西壁雕圆拱龛,内为坐佛

龛楣内雕七佛,上沿雕华绳

龛外两侧下部各雕一立佛,上部雕供养群像及飞天

龛上侧雕二列千佛,龛下侧雕供养人行列

东壁南侧崩塌,现存北侧一立佛及供养菩萨

南壁及窟顶崩塌

第35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4.5米,进深3.6米,窟高4.85米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1.85米,宽1.4米

东壁上层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楣内雕七佛,龛下侧中部雕刻铭记,两侧雕供养人

下层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龛外两侧各雕二菩萨

西壁上层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弟子、一菩萨

下层为圆拱龛,内雕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北壁雕圆拱龛,高3.2米,宽2米

内为坐佛

龛下雕供养人行列

北壁雕刻风化严重

西壁雕盝形帷幕龛,内为倚坐佛,两侧各雕一弟子,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楣南侧现存“踰城出家”故事

佛龛上侧雕二列千佛,龛下侧雕供养人行动

东壁雕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龛楣内雕坐佛

龛楣南侧现存“涅槃图”

其余雕刻与西壁相同

南壁东侧雕二层佛龛,上龛内雕立佛,两侧各雕一弟子、一菩萨

下龛雕“降伏火龙”故事

西侧雕二层佛龛,上龛内雕立佛,两侧各雕一弟子、一菩萨

下龛雕“降魔成道”故事

明窗与拱门之间雕屋形龛,内仅存维摩像,南壁下部雕供养人行列

窟顶雕刻风化无存

第36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3米,进深1.3米,窟高3.6米

北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为圆拱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楣内雕七佛,上沿雕璎珞

上层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一胁侍菩萨

龛楣方格内雕飞天,化生童子

西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为盝形帷幕龛,内雕倚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待菩萨

龛下供养行列风化严重

上层为圆拱龛,内雕“初转法轮”故事,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楣内雕七佛

东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为盝形龛,龛内雕像无存,仅存龛外二胁侍菩萨,龛下侧雕供养天四躯

上层为圆拱龛,内雕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楣内雕七佛

南壁中部上开明窗,下凿拱门

拱门东、西两侧各雕一圆拱龛,东龛内为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西龛风化严重

明窗与拱门之间雕五立佛,东侧立佛无存

明窗东、西两侧各雕一立佛,西侧立佛部分崩塌

窟顶平顶分为三格,中格内雕二团莲,东、西两格内各雕一飞天

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3米,进深1.3米,窟高3.6米

(3)北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为圆拱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楣内雕七佛,上沿雕璎珞

上层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一胁侍菩萨

龛楣方格内雕飞天,化生童子

西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为盝形帷幕龛,内雕倚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待菩萨

龛下供养行列风化严重

上层为圆拱龛,内雕“初转法轮”故事,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楣内雕七佛

东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为盝形龛,龛内雕像无存,仅存龛外二胁侍菩萨,龛下侧雕供养天四躯

上层为圆拱龛,内雕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楣内雕七佛

南壁中部上开明窗,下凿拱门

拱门东、西两侧各雕一圆拱龛,东龛内为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西龛风化严重

明窗与拱门之间雕五立佛,东侧立佛无存

明窗东、西两侧各雕一立佛,西侧立佛部分崩塌

窟顶平顶分为三格,中格内雕二团莲,东、西两格内各雕一飞天

第37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3.9米,进深3.5米,窟高4.7米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2.2米,宽1.4米,下部崩塌

拱门东、西两壁各雕一圆拱龛,内均为坐佛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明窗高1.35米,宽1.4米,东、西两壁各雕一力士

北壁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菩萨·高2.5米,两侧各雕一弟子,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楣方格内雕供养人,帷幕内雕飞天

龛楣西侧现存“涅槃图”,龛楣东侧雕刻无存

龛上侧雕二列坐佛,龛下侧供养行列风化严重

西壁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高1.9米

龛外两侧雕骆驼与供养天,龛楣内中央雕坐佛,两侧雕飞天

龛上侧雕二列坐佛,龛下侧雕供养人行列

东壁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下部风化严重

龛外两侧雕供养人,龛楣内雕坐佛,上沿雕璎珞

龛楣南侧雕一莲花与“乘象投胎”故事

北侧风化严重,现存“九龙灌顶”故事

龛上侧雕二列坐佛,龛下侧风化严重

南壁明窗两侧各雕二列坐佛,拱门与明窗之间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东、西两侧各雕一方形龛,龛内各雕二菩萨

拱门两侧各雕一立佛,崩塌严重,下部雕供养行列

窟顶雕九格平棊,中央格内雕团莲,其余格内雕飞天

第38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方形,东西长1.98米,窟高1.8米

窟门窟门外西侧现存一力士,风化严重

窟门上侧刻吴天恩造像铭记,字迹已风化难辨

北壁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龛楣内雕坐佛,上沿雕飞天与璎珞,下沿雕伎乐天

龛楣两侧雕供养群像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西侧雕一倚坐佛及胁侍菩萨

龛东侧雕“涅槃图”

龛下侧雕倒幢杂技、佛传故事及供养人

西壁雕盝形帷幕龛,内为倚坐佛,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外两侧各雕二立佛

龛楣折叠方格内雕坐佛,帷幕上雕飞天

龛上侧雕一列倚坐佛

龛下侧雕音乐树及供养人

东壁雕二层佛龛,下层为圆拱龛,内雕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楣内雕七佛,两侧雕听法弟子

龛北侧雕一立佛,佛身旁雕一弟子

龛南侧雕一立佛、一菩萨,其间雕一弟子举手瞻礼,一弟子稽首礼佛

上层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上部各雕一飞天,下部各雕一思惟菩萨

龛楣折叠方格内雕坐佛,两侧雕供养人

佛龛两侧上部各雕一倚坐佛,下部各雕一坐佛

东壁下层雕供养人与音乐树

南壁中部开窟门,东侧雕三层佛传龛,下层为“雕鹫怖阿难”故事,中层为“三道宝阶”故事,上层为“降伏火龙”故事

西侧亦雕三层佛传龛,下层屋形龛内雕盝形帷幕龛,内为“兜率天宫说法”故事,中层为“鹿野苑初转法轮”故事,上层为“降魔成道”故事

窟顶雕十二方格平棊、中央二格内雕一团莲,莲瓣上雕化生童子,四周雕诸天仆乘

团莲东侧雕乘孔雀的天人,西侧雕乘象天人

四周方格内雕伎乐与飞天

第39窟云冈晚期塔庙窟,东西长6.3米,进深6.25米,窟高6.03米

拱门与明窗拱门高3.1米,宽2.25米

外侧雕刻尖形门楣,内饰忍冬纹

门外西侧崩塌,经近期修补,东侧现存一力士,风化严重

拱门西壁下部风化严重

中部北侧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龛楣内雕七佛,龛两侧各雕五重千佛龛

中部南侧雕一方形龛,内为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上层为方形帷幕龛,西壁雕坐佛坐于莲座之上,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南、北两壁各雕一立佛,下雕莲座

拱门东壁中、下部雕零散小龛,风化严重

上部北侧雕三层佛塔一座,塔下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南侧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菩萨,龛南侧崩塌

现存北侧一思惟菩萨与飞天

龛楣方格内雕坐佛

北壁满雕千佛,部分风化,中部开一小型盝形龛,内雕坐佛,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西壁内容与北壁同

东壁内容与北壁同

南壁下部中央开一窟门,上部两侧各开一明窗

拱门东侧雕刻可分四层,第一层并列二龛,西龛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东龛为盝形龛,内雕坐佛

第二层雕四龛,下侧二龛为圆拱龛,内雕坐佛

上侧二龛为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

第三层并列二龛,西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东龛为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

第四层雕二列坐佛

拱门西侧亦雕四层,第一层并列二龛,东龛为圆拱龛,西龛为盝形龛,风化严重

第二层并列二圆拱龛,内雕坐佛

第三层中部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东侧雕一盝形龛,内为交脚菩萨

西侧雕二圆拱龛,内均为二佛并坐

第四层下侧并列四盝形龛,内雕坐佛与交脚菩萨

上侧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

拱门上侧雕零散小龛,形式有圆拱龛、盝形龛,主要造像有坐佛、交脚菩萨、二佛并坐

中心塔柱平面为方形,通高6米,宽2.77米

塔身分五层,每层雕仿木结构屋形,上雕瓦垄,檐下雕一斗三升人字拱

每层四面各雕五龛,形式有圆拱龛、盝形龛,主要造像有坐佛、二佛并坐、交脚菩萨、倚坐佛

塔顶雕须弥山与窟顶相连

窟顶方格平棊,格内雕飞天、团莲与交龙

第40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窟高5.1米

北壁雕一圆拱龛,高2.25米,内为坐佛,上部风化严重

龛外西侧崩塌,东侧现存一立佛

龛楣内雕坐佛,上沿雕璎珞

龛楣东侧现存供养天五躯

佛龛上侧雕二列千佛

东壁雕一盝形龛,高2.1米,内为交脚菩萨

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

龛楣两侧雕供养群像,龛上侧雕二列千佛

西壁、南壁崩塌

窟顶大部崩塌,北侧方格平棊风化严重

第41窟云冈晚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窟高3米

北壁雕帷幕方形龛,内为坐佛,高1.2米,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

均未完工

龛外两侧雕佛传故事,风化严重

东壁雕盝形龛,南侧崩塌,北侧现存一立佛、一菩萨及龛楣内坐佛

西壁、南壁崩塌

窟顶风化严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