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创办初期1920年代,居住在天津英租界的一批中国社会名流向天津英租界工部局提出,英租界向界内华人征收税款,理应用此做一些诸如兴办教育等有益公众的事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时任天津英租界华人纳税会董事庄乐峰先生筹三万四千两白银创办天津公学并任校董,聘请北洋大学学监王龙光为校长,最初校址位于天津英租界戈登道(今湖北路)37号,是一所服务英租界纳税华人的英式精英学校,名为“天津公学”,隶属于天津英租界工部局
英租界内还成立了与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订立保管契约的天津公学保管团以主导学校管理事务
在1920年代末“教育中国化”的浪潮中,由英租界华人完全接管,成为私立学校
1928年,天津公学迁至英租界17号路(今新华路)新校址,但申请就读者与日俱增,学校仍无法容纳
庄乐峰向英租界工部局提出划地扩建的要求,觅得墙子河畔一片53亩的洼地作为学校扩建的新校址,并聘请英国建筑设计设计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设施齐全的学校,后迁至墙子河(今南京路)畔的现址
含有小学部、男生中学部、女生中学部、体育馆、图书馆等,又从国外购进物理、化学、生物等仪器
1929年,第一校舍落成,作为男生中学部
1930年,第二校舍落成,作为小学部
1930年,中学部成立,男女分班,有学生600余人,教职员30余人
1931年,学校管理委员会成立,同年第三校舍落成,作为生物、化学等实验实习室以及女生中学部
1932年,学校礼堂在校园东端开始动工兴建,工程造价为28万两白银;最后,又建成第四校舍,作为物理实验实习室以及女生小学部
1933年10月,中学部改名为河北省私立耀华初级中学
1934年1月4日,小学部改名为天津市耀华小学校
1934年9月,定名为河北省私立耀华中学校
定名“耀华”,取“光耀华人”之意,后引申为“光耀中华”
同年,耀华校董庄乐峰以八百银元为价,经多方托请,由当时著名书法家孟广慧书“耀华学校”四字牌匾
天津公学管理委员会一致决定邀请在教育界有崇高威望的“赵君达公”出任第三任校长也是更名后的首任校长,赵天麟欣然接受聘请
1934年11月,耀华学校管理委员会确定了校旗,校色和“勤朴忠诚”的校训
规定校旗为红色,并用英文校名TKH做成蓝色盾形,绕以华文校名,校色用红蓝,校训定为勤朴忠诚,校标为盾牌,谱写了校歌,撰写了校志铭
1936年8月,《天津耀华学校记》《本校礼堂落成记》石碑制成,嵌入礼堂入口大厅的墙壁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