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历史沿革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历史沿革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创建于1934年,由当地士绅季惠之、巴小泉等在卢沟桥畔龙王庙组织筹建,命名为宛平简师,由宛平县教育局长崔以均兼任校长,中共干部申伯纯等曾为该校捐资助学

校址位于宛平城西门外卢沟桥南 永定河东岸龙王庙内,是一座古式庙堂建筑

(据《日下旧闻考》所载,该庙建于明正统年间,清康熙三十七年重修,乾隆十六年、三十九年又两次重修

据说乾隆皇帝视察卢沟桥时曾在此休息

龙王庙的前殿及其附属建筑被宛平县教育科占用,后殿及其附属建筑被简师占用)1937年7月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中,部分简师学生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宛平简师的校舍遭到日军炮火的轰击,毁坏严重

抗日战争胜利后,宛平简师迁至丰台镇东安街

1948年12月14日丰台解放 ,1949年1 月宛平简师开始复课

1949年9月简师建立团支部,第一任团支部书记为梁树勋

1949年10月1日,全校师生去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

从1949年11月起,简师改名为北京市立丰台简易师范学校

北京解放后,军管会柴泽民代表任命郑伯平担任首位简易师范校长 (也是简师最后一任校长)

1951年7月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郑伯平继任校长,也就是更名为十二中后的首任校长

 七十年代,在全国率先提出“办学要办厂,办厂为办学”的办学思路,校办厂解决了办学资金难的问题

八十年代,又提出了“校长负责制”的理念,掀起风潮

九十年代,提出“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引发了一场教育大讨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学校在继承中谋发展,在改革中求创新,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

2002年成为北京市首批高中示范校

创办全国第一所校办工厂,建立全国第一个中学心理教研室,在全国率先开设形体课、心理课和综合实验课

十二中曾被称为了教育界的“小岗村”

2006年,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学校提出了“求真、崇善、唯美”的教育理念

鼓励师生做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和美的创造者,努力塑造大写的人

在2009年举办的丰台区名校工程“北京十二中办学实践研讨会”上,学校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突破”科学发展战略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