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实验方法实验法是人机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果由于条件的限制,实测法无法进行时,则可采用实验的方法,通常是在实验室进行,但有时也可在其它环境下进行
如果为了得到人在操作时对某种按钮开关的按压力,以及取得手感和舒适感,人体所要求的数据,一般在作业现场或实验室内进行短时间的测试即可
如果要得到色彩环境对人的心理、生理和工作效率的影响,一般在实验室作短时间的实验是不能解决的,这时需要对在各种色彩环境下工作人员的不同反应,持续进行一段时间的观测,才能得到比较真实的结果
实验所得的数据就可作为设计这类机器、部件和工作环境的科学依据
肌肉疲劳试验为了研究人体对各种体力劳动和其它负荷的反应,德国学者A·莫索对人体劳动疲劳进行了肌肉疲劳试验
试验的方法是:当人进行作业时,用微电流通过人体,结果发现随着人体疲劳程度的不同,电流强度也随之变化
这样就可以用电信号将人体的疲劳程度测量出来
这种试验为后来形成的劳动生理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铁锹作业试验1898年,美国学者F·W泰罗根据自己几十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工人的操作动作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工作方法选取合适的工具,规定标准的工时定额,以提高劳动效率
他用形状相同而铲量不同的四种铁锹(每次可铲重量分别为5kg,10kg,17kg和30kg的四种铁锹),去铲同样的一堆煤
虽然17kg和30kg的铁锹每次铲量大,但试验结果表明,用10kg的铁锹铲煤效率最高
他做了许多试验,终于找出了铁锹的最佳设计方案,并找出搬运煤屑、铁屑、砂子和铁矿石等松散粒状材料时每一铲的最适当重量
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这就是人机学建立过程中的著名的铁锹作业试验
砌砖作业试验1911年,美国学者F·B基尔斯对美国建筑公司工人砌砖作业进行了试验
他用快速摄影机将工人砌砖动作拍摄下来,然后对动作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哪些动作必需,哪些动作多余,去掉多余的无效动作,提高有效动作的效率,这就是著名的时间和动作研究
结果使工人的砌砖速度由当时的每小时120块提高到350块
随着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从当时研究动作及时间的分配,进而研究人和机器设备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这就是现代人机学的基础
分析法分析法是在实测法和实验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如要对人在操作机械时的动作进行分析时,首先需进行实测,即将人在操作过程中所完成的每个连续动作用仪器或摄影逐一纪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排除其中的无效动作,纠正不良姿势,从而有效地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特别是对一种动作在一个作业班次内要重复成千上万次的时候,利用这种方法,即使只去掉或改进一个动作,都会对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在分析法中,通常要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两种变量
自变量就是实测的资料(因素),如照度值,环境状况和重力等因素
因变量是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因素,研究这两种变量的关系,以便找出其中的规律,为机器和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业行动事故的研究(Working motion strdy)生产事故的原因,可分为物的原因和人的原因
物的原因是指设备或工具设计制造的失效引起的事故,而人的原因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
作业行动事故主要是指在作业场所因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的意外事故,这些不安全行为包括操作者本身的不安全行为和协作者(配合者)的不安全行为
而且不安全行为常常在操作机械或工具的过程中发生事故
属于这类事故有下列几种:(1)人力搬运过程的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事故;(2)操纵工具和手动机械过程违反操作规程发生的事故;(3)操纵起重搬运机械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事故;(4)在作业过程由于防护用品不齐全或佩带不符合要求,由飞来物或坠落物引起的事故;(5)在操作过程中滑倒、绊倒所引起的事故
对上述事故进行预防和调查研究是防止工伤事故的重要内容
研究的目的是制订一些规范和程序,禁止随心所欲地进行操作,尽量减少不安全行为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