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历史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战后50年代,开始有了初步发展
6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地运用了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按预定目标第一次把人送到了月球
以此为转机,系统工程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获得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开创了系统工程发展的新时期
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组织管理技术
1930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对系统工程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作为一门横跨许多学科的高度综合性的新兴技术,系统工程的形成还与一系列基础科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这些基础学科主要有:运筹学、控制论、信息理论、基础数学和计算机科学
6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开始突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不断渗透
随着70年代的“大系统理论”的兴起,使系统工程与社会科学的联系更加密切了
系统工程已在经济、社会、人口、军事、行政、法制、科学、教育、人才、情报和未来研究等社会科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充分显示了它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80年代,系统工程发展的显著趋势是巨大化、复杂化、社会化,它意味着系统工程将进一步向社会科学各领域广泛渗透,社会工程的开发与研究,将成为今后系统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系统工程是在现代化的“大企业”、“大工程”、“大科学”出现后,产品构造复杂、换代周期短、生产社会化、管理系统化、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等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在本世纪40年代末,首先由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研制电话自动交换中提出“系统工程”这一名词
1957年美国密执安大学高德和迈克两教授写了第一本《系统工程——大系统导论》
1965年美国学者编写了《系统工程手册》,至此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