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号历史背景

长征七号历史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50余年的发展,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经历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历程,逐步发展成为由多种型号组成的大家族,具备进入低、中、高等多种轨道的能力,入轨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中国已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面临运载能力不满足更长远发展需求的问题:有毒推进剂全产业链环境危害大,从推进剂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试验、销毁到残骸内剩余推进剂的处理等均需付出很大代价,不符合绿色环保的国际潮流;已有发射场均处于内陆,落区选择越来越困难,而且不利于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

为了满足中国未来航天发展的需求,中国决策开展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以满足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等重大专项工作的需要并实现中国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 

21世纪初期,中国需要发射大量各种轨道的航天器,对运载火箭尤其是中型运载火箭的需求比较旺盛,中国已经立项研制了CZ-5、CZ-6、CZ-7运载火箭

其中的长征七号火箭最早原型是长征二号F/H型(简称:长二F换型),即利用长征二号F型的成熟技术,在大体不变的情况下换装新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即换发型(H型)

在同一时间上,研制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也分为大、中、小三型,其中3.35米直径的中型与长征二号H型有一定的技术和用途重叠性

最后研制方决定,研制一种新型中型火箭,其综合长征二号F的成熟技术又同时运用长征五号的新技术,并赋予新的编号“长征七号”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