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经济学需求理论

马歇尔经济学需求理论马歇尔指出需求对价格决定的影响相当容易理解,这也许是对的

然而有几个关于需求的理论问题,马歇尔并不能令人满意地解答

他似乎意识到这些困难而通过假设避开它们

他对需求理论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用清晰的公式表达了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价格和需求量互相影响,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价格变化和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程度被称之为价格弹性系数,即 eD = — %需求量变化 / %价格变化 = — (△q / q) / (△p / p)等式右边的负号是因为价格和需求量是负相关的,因此系数通常是一个负数

单个产品价格乘上需求量将等于买者的全部消费或卖者的全部收入

如果价格下降1个百分点,需求量增加1个百分点,则买者总支出或卖者总收益保持不变,即eD = 1

如果某类商品的eD > 1,则称其是价格有弹性,如eD < 1则称其是缺乏弹性

马歇尔还将弹性的概念用于供给,给出了经济学另一极其有用的工具

虽然,价格弹性的观点在更早的文献中有所论述,但只到具有很强数学能力的马歇尔才精确地表述了它,因此,他被认为是价格弹性的发现者

按马歇尔的观点,个人之所以需要商品是因为可以通过消费获得效用

马歇尔的效用函数的形式是可以相加的,他通过加总消费每一商品的效用得出总效用

消费商品A获得的效用取决于消费A的数量,而不取决于其他商品消费数量

替代和补充关系可以忽略,一个可以相加的效用函数是:U = f1qA f2qB f3qC ...... fnqn考虑到替代和补充关系的效用函数表达如下:U = f(qA,qB,qC,......qn)埃奇沃思和欧文·费雪,这两个马歇尔同时代的人,提出现在更通用的效用函数

我们将简单讨论马歇尔使用可以加总的效用函数的最重要的含义,它与收入效用有关

马歇尔假定效用可以通过价格体系测定

他还认为一组人内部相互之间的比较是可能的,因为在同组比较时,个人的特殊情况被去掉了

马歇尔第一个表述了通常的需求规律:需求量随价格下降而增加,随价格上升而减小

他注意到罗伯特-吉芬收集的信息,这些信息显示穷人的面包的需求曲线可能向上倾斜;也就是说,对这些人,面包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肉或更昂贵商品的需求的减少,面包消费的增加

让我们回到推出需求曲线的理论问题,看马歇尔是如何处理的

因为他使用可以相加的效用函数,因此他在用数学推导需求曲线时忽略了替代和补充关系,尽管他讨论过这些问题

马歇尔简单地假设微小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是可忽略的,或者换句话说,任一商品价格的微小变动不影响货币的边际效用

马歇尔通过假定货币边际效用恒定来解决这些理论困难有两个原因:首先,他没有理论工具以明确区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其次,一个商品价格的微小变动的收入效应非常小,以致于可以略它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