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计量局发展状况

国际计量局发展状况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中曾有很多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包括吉奥姆、塞曼、德布罗意、齐格班父子在内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奖人

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1978年当选为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计量界的地位

国际计量局地处巴黎西南郊塞弗尔的布雷特依休闲园,紧靠圣克鲁德(Saint Cloud)

在1658~1701年间,它是奥尔良公爵门雪的领地,后来成为外斯特伐里亚马蒂尔德公主的休闲庄园

1870年拿破仑三世曾批准在此建立天文台,但1875年法国政府把这一领地赠给国际计量委员会以建立国际计量局

在过去100多年来,又扩建了几座房屋,满足新成立的实验室的需要

国际计量局包括7个实验室,它们是长度、质量与相关量、时间、电学、辐照与光度学、电离辐射和化学室,此外设秘书处、财务处、信息技术与质量体系室及一个小型工厂

国际计量局共有40余位专家,局长为奎恩,下一届局长为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原副院长瓦拉德,他于2004年正式上任

国际计量局的任务主要是研制并保持国际单位基准

早期着重于对各成员国开展校准,但近数十年来,更侧重于基本单位的基准研究工作

1999年10月,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即关于“国家测量标准与国家计量研究院所发检定与测量证书相互认可”的决议,并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关键量比对,而国际计量局起指导与核心作用

全部关键量比对的数据归入国际计量局的数据库,并可在互联网上查阅

因此可以看出,今后国际计量局直接对个别国家开展检定的工作将会大为减少

在国际计量局的研究工作中,最出色的应为复现米定义或长度基准、超导约瑟夫森电压基准、量子霍尔效应电阻基准、国际原子时标、脉冲星时标、韧带天平等,这些研究课题所达到的技术指标都是世界领先

另外,原来国际单位的最后一个实物基准———千克原器也由国际计量局保持,并由国际计量局定期对世界各国的千克基准砝码进行比对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