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的发展宏观金融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古典“二分法”把经济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
实际领域的因素决定相对各个生产要素的所得,构成价值理论
货币领域的因素决定一般物价水平,构成货币理论
经济学家多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研究价值理论,用货币数量方法研究货币理论
凯恩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察就业量、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供给、总需求、社会总消费和社会总投资等宏观变量
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凯恩斯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投资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他的现代货币数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货币需求学说研究的是人们愿意持有的现金数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弗里德曼摒弃了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从人们保持货币的动机出发来研究货币需求的方法,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一种持有财富的方式或“一种资本货物”
(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波动的非均衡性质,特别是承认产品市场中的普遍生产过剩,承认劳动市场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认为名义总需求的冲击可以造成非决衡的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经济体系本身的不完全性是名义总需求的冲击产生的实际效应的原因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货币是非中性的、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
(三)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理论由斯蒂格利兹等提出
指金融管理当局在金融部门创造一种寻租机会,即有意识地为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特许权价值”,如存贷利率控制、市场准入限制等,使这些机构能获得一个持续稳定的利润流,让银行不为短期获益而损害社会利益
金融约束理论对金融自由化条件尚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为发展中国家由“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提供了过渡性的指导思想,也是对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的补充,它所提出的政策主张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使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理性预期学派 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一直居高不下,投资减少,经济发展缓慢,然而运用凯斯主义经济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并没有使利率下降,却因为人们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利率反而上升了
与此同时,消费、储蓄、投资等反面都受到物价上涨预期的影响
人们的预期从被动地适应情况渐渐地变得更明智、更合理、更有主动性,他们根据预期打出了提前量,而且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与政府相抗衡,这一事实表明当人们的预期对于经济活动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预期日益成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货币政策无效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