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化发展阶段我国电力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
在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初始时期,主要在电力实验数字计算、工程设计科技计算、发电厂自动监测、变电站所自动监测等方面,其目标为提高电厂和变电站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电力生产和输变电监测水平,提高工程设计计算速度,缩短电力工程设计的周期等
电力信息化发展第二阶段,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时期为专项业务应用阶段
计算机系统在业务领域得到应用,电力行业广泛使用了计算机系统,如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负荷控制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电力仿真系统等
同时,企业开始注意开发建设管理信息的单项系统,用于各业务部门管理
电力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指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这一时期为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时期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促进电力行业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在电力行业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有计划地开发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从单机、单项目向网络化、整体性、综合性应用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迅猛.企业级的信息集成应用全面展开,并开展了信息安全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力信息化发展到第四阶段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主要在管理信息化方面,企业资源计划、资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集团控制、人财物集约化、全面预算管理等全面展开
围绕管理创新,进行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梳理、变革和重组,组织扁平化和精益化管理,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过信息化支撑企业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最终建立起信息化企业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