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永和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地质背景在距今黄河水面150米的高程上,在三叠系基岩平台面上,发现了隐藏于黄土丘陵中黄河的三级阶地
在壶口、柳林的军渡黄河三级介地的砾石层上,有典型的灰红色亚粘土钙结核覆盖,由此可判断,这同一高度(与河水面)的三级阶地,形成于距今74万年到12万年之间
只不过那里的三级阶地分布在黄河基岩河谷平台上,所以地貌特征明显
而永和的三级阶地,沿河谷两岸都被后来黄河河水所冲蚀,只在基岩平台的深处,才能找到阶地砾石堆积
依据黄河三级阶地的砾石层位置,及这一高程基岩平台向黄土区的延伸判断,黄河东岸永和关境内,此期黄河河谷宽度在3-4千米左右,加上河西陕西境内同等宽度
得到几十万年前永和段黄河河道宽度为6-8千米
永和段黄河谷底比河水面高出200-250米,海拔800-850米,亦形成平直的岩平台.其上到海拔高程1000米才出现基岩山体
由1000米高程基岩可圈出河东的早期黄河河谷宽度为8-10千米
则得出当时黄河谷为12-20千米
复原74-12万年前永和段黄河河道面貌:在宽度达12-20千米,相对高差150-200米的丘陵岭河谷中,蜿蜒曲折地流淌着宽6-8千米的黄河,这是一条以堆积作用为主的老年期河流
如今的黄河蛇曲外形,在几十万年前已具雏形,只不过后来两次地壳抬升,黄河河道在原来曲度较大的弯道上,曲度进一步发展而呈典型的蛇曲,并深深地切入当年黄河谷底基岩中
第一次抬升发生在中更新世晚期
地壳抬升幅度为100米,在距今黄河水面40-50米高程发育了二级阶地.根据这级阶地底部的砾石层分布点,推算了该时黄河河道宽约1-1.2千米,两侧谷坡高100米,即黄河在那时已成狭窄的峡谷,今日的蛇曲是在12万年前定型的
永和段黄河蛇曲最后定型,发生在距今一万两千年的全新世
形成黄河一级阶地,高出河水面8-10米,亦有底砾岩分布
此时河道宽度在300-500米之间
与河流凹岸的侵蚀作用对应,河流的凸岸总发生堆积作用
所以永和蛇曲每个拐弯处,凹岸为继承型的陡岸,而凸岸总成新月形外突的堆积阶地
最终以高出河面5——8米形成黄河蛇曲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