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药物国外概况1964年日本学者研究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为开端1968年美国NIC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抗癌活性筛选使海洋药物的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NIC每年研究、检测的上万个天然产物中,1/4来自海洋生物
头孢菌素钠(cephalosporinnatrium)为海洋微生物中发现并开发成功的第一个“海洋新抗”,开创了开发海洋新抗生药的先例
海绵中获得海绵尿嘧啶核苷(spongouridine),后研究成功合成方法,获得有效抗癌药物阿糖胞苷(arabinosidecytosine,Ara-C),目前在市场上获得广泛应用
80年代后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使海洋药物的广泛开发成为可能
对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获得不少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已从海葵、海绵、腔肠动物、被囊动物、棘皮动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得到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镇痛、抗炎、抗肿瘤和心血管等生物活性的多种新型化合物
如从海蛤提取的蛤素(mercenene)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存在于海鞘中的膜海鞘素(didemnin)为强的抗肿瘤、免疫抑制剂;鲸鲨软骨中提取的6-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A)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从黄海葵提取的新型强心药物海葵毒(anthoplearin)A和B等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许多沿海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基本国策
美、日、英、法、俄等国分别推出包括开发海洋药物在内的“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海洋蓝宝石计划”、“海洋生物开发计划”等,投入巨资发展海洋药物及其他海洋生物技术
由于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复杂的海洋生物微量活性成分得以快速地分离和鉴定
新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海洋药物这一新生领域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