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理学起源传统中医药理思想萌芽于先秦,理论发源于《黄帝内经》,以后历代医药学家不断发挥、补充
唐和五代时期开始用“法象”释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药议》则开创了运用中医理论详解药物的先例
北宋时期运用“法象”理论阐释中药药理渐成主流,寇宗奭《本草衍义》用药性理论解释药效;宋徽宗赵佶《圣济经》设有“药理篇”,将以往本草家和非本草家的用药理论融于一炉,是最早的中医药理专论
该篇将药理归纳为“性味”和“法象”两大部分,正式提出“法象”药理的名称
该书问世后,由政府规定为医学生的教科书之一,所以影响很大,推动了中医药理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十分流行而且起主导作用的释药理论
此后,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均在中医药理理论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明清时期,许多杰出的医药家如明代李时珍,清代张志聪、徐大椿、陈修园、吴鞠通、唐容川等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医药理理论的内容,并产生了诸如《本草述》、《本草问答》等用中医理论阐释中药功用的理论专著
但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中医药理理论体系尚未完备成熟,前人的中医药理理论还存在许多错误和疏漏之处,存在许多唯心主义的因素,可谓是精华与糟粕共存,所以时至今日,尚未有一本中医药理学专著问世
现代科学和生物学研究的进步,使我们有更开阔的视野来认识中药、分析中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便利的实现,使我们能更方便的深入了解各种中药材的物种特点,从而为传统中医药理理论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资料,使中医药理学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成为可能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