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可靠性真实性

会计信息可靠性真实性真实性是可靠性的一个内容,但并不等同于可靠性

真实性强调会计信息应与实际相符,应具有客观性

而可靠性不但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而且强调会计信息的主观可信性

具有可靠性的信息必然是真实的,但仅仅具有真实性的信息不一定具有可靠性

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除了坚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外,还必须通过坚持其他的一些会计原则来达到

这个问题在本文第三个问题将会有详细论述

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人认为是“会计信息与客观事实完全相符”

我认为这种理解不够准确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应是相对的、辩证的,会计反映不可能象摄像机一样,将经济活动全过程原封不动地复制下来

会计上的“真实”与现实中的“真实”是两个相互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前者是对后者修正后的一种结果,不可能完全相同,只能接近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之所以具有相对性,是由以下因素所决定的:①会计核算前提的假设性

会计核算前提是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假设

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前提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与会计核算前提不相符合的情况

最典型的例子是关于币值不变前提

因此,会计信息只能是相对的真实,表现为账面数字与现实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②制度允许范围内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

由于不同的组织客观情况的不相同,会计制度允许对于某些业务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对于特定的业务,到底选择哪种会计处理方法,则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和专业判断,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③某些会计假设和原则的约束性

由于某些会计原则的影响,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进行一定的估计,从而使会计信息不一定能完全真实

如为了定期报送会计报表,满足及时性原则的要求,对于一些期末仍然不能确定金额的事项需要先进行估计

由于是主观人为估计,必然与实际有一定的误差

总而言之,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会计信息只有首先保证真实,才能值得信息使用者信赖,才能具有可靠性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