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动心理学科学理念麦独最早提出心理学是行为科学的理念
1905年,麦独孤首创心理学应为研究行为的实证科学,提出以本能为基础的行为学说
在麦独孤看来,行为的特征是追求一定的目的,这样就必须考虑引起目的性行为的基本动力
1908年,刊布《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力主心理学必须放弃内省法研究意识的取向,改而研究行为
只有以行为作为研究主题,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
不过,麦独孤所指的行为和华生的主张并不相同
华生所指者只限于可观察的外显行为,而麦独孤则将内在心理活动也包括在行为之内
麦独孤的思想影响了新行为主义思想的发展,他的目的心理学思想就是托尔曼所倡目的行为主义思想的张本
麦独孤对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都有独创性的研究和见解
以下介绍麦独孤心理学思想的要义:目的心理学,麦独孤是策动心理学(hormic psychology)的创始人
他主张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是由目的所驱策的,所以自称为目的心理学(purposive psychology)
对行为的解释,麦独孤认为个体行为都是有目的的
他在1923年出版的《心理学纲要》一书中指出,心理学研究的行为,既不是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也不是华生所研究的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而是研究目的性的行为
因此一般称麦独孤的思想为目的心理学
麦独孤认为目的性行为有五个特征:1.目的性行为是自发性的;2.行为开始后即使引起行为的刺激消失,行为仍然继续;3.如目的性行为受阻,个体将变换其行为方式以达到目的;4.目的达到之后,行为才会停止;5.目的性行为因重复练习而增强
因此他认为尝试错误式的行为是目的性行为,不是反射
在强调行为的目的性的时候,麦独孤指出目的行为与机械反射有7个方面的不同:1、活动的自发性:反对机械的S-R公式;2、活动的坚持性:刺激消失,活动仍可进行;3、活动方向的变异性;4、活动与情境的关联性:情境产生改变,运动即行停止;5、对出现新情境的准备性;6、效果的改进性:由于反复,行为效果会有所改进;7、机体反应的整体性(趋向目的)
凡是同这些标准相吻合的活动就是有目的的活动,而机械反射则缺乏这些标志,故被排斥于行为之外
由于他借希腊语中horme词(意为“策动”),1923年麦独孤将他的目的心理学改称为策动心理学
策动心理学的问世带动了社会心理学的广泛发展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