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初期

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初期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建

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

抗大的学生开始主要是中国工农红军中高级干部,后来也招收从陕甘宁边区外奔向延安的爱国青年

1941年3月,为了加强与苏联的交流合作,在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三分校成立俄文队;之后发展为俄文大队(下属一、二、三队)

1941年12月,俄文大队转为延安军事学院俄文科,院长是徐向前,后为陈伯钧

1942年6月,军事学院俄文科调整为军委俄文学校

1944年6月,学校增设了英文系,因此改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

学校在极其艰苦的战争条件下坚持办学,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大批军事翻译人才和外语人才,也为新中国储备了一批外事干部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分批离开延安,前往华北、东北解放区

1946年1月,到达张家口的部分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内成立外语系

1946年6月,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的外语干部训练班师生转入华北联合大学,与华北联大的外语系一起成立外国语学院

1946年12月,因战争学校转移至冀中束鹿县路过村

1948年5月,学校迁至河北省正定县

1948年6月,以华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师生为基础成立外事学校,校址在冀中获鹿县南海山村

1948年8月,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改名华北大学

联大的外国语学院与北方大学的外文班合并为华大二部外语系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华北大学二部于2月进城

6月,华北大学二部外语系与外事学校合并,学校改名为外国语学校

解放战争胜利以后,外事学校与华北大学二部进驻北京,合并为外国语学校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