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发展梗概胶东公学1928年

鲁东大学发展梗概胶东公学1928年,山东教育厅开始规划兴办乡村师范教育,主张“民众教育”和“求生教育”,认为要使普通民众学会求生,求生教育就要“从最下层做起,从农民子弟之初级教育和农民的民众教育做起,使儿童及一般成人对于教育另具一种求生的观念”

进行求生教育,就必须建立教育的基础设施,培养教育的师资,并且有针对性地创办乡村师范

1930年,决定成立“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简称二乡师),派教育厅督学、出身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的董凤宸筹建,夏继昌辅佐

学校建成招生,山东教育厅发布董风宸任该校校长

1934年该校易名“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莱阳乡师)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莱阳乡师被迫停办 

1938年4月,胶东特委初步拟定,仿照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建立胶东公学

1938年8月下旬,胶东公学在黄县城正式成立,校址在原黄县中学旧址,成立即设师范科

1939年2月,日军占领掖县,黄县告急,胶东公学撤离黄城退往山区,途中奉命于胶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学生大部分转到军政学校学习,一部分年龄较小的学生疏散回家了

1940年5月,北海区参议会和中共山东第三区委政治部撤销蓬黄联中与招掖联中,恢复胶东公学

同年12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胶东公学以掖县短期师范为基础重新恢复

从1940年冬开始,胶东公学举办过短期师范班,后来先后设有师范科、师范班及师范部

1945年春,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包括胶东公学在内的六处中学、十四处县师停办

同年11月26日,胶东行署决定以莱阳中学为基础,恢复胶东公学

1946年3月,胶东公学抽调部分领导干部和师生到烟台市接管原烟台东山中学(即原志孚中学)和烟台师范学校

三校合并后,改称山东省立胶东公学总校

8月,在胶东公学师范部的基础上成立了“胶东师范学校”,校址迁到莱东县朱岚村,设有前师和后师

1947年9月,因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胶东公学总校奉命撤离烟台市,转移疏散到乳山县草铺村一带,与烟台市转移出的烟台一中、二中组建临时烟台联中

1948年1月,胶东地区各学校的学生都被迫疏散,学校停办

1948年10月,胶东师范在莱阳复校

校址在莱阳南大寺街西仙游宫

1950年,因行政区划变更,撤销胶东行政区,设莱阳专区,胶东师范于同年12月改名为“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

烟台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莱阳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莱阳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莱阳师范专科学校迁址烟台市,改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归烟台专署领导

1962年10月,烟台师范专科学校改为烟台教师进修学校,设5个专业,归省教育厅领导

1963年5月,恢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名称,归省第一教育厅领导

“文化大革命”初期,烟台师专处于瘫痪状态,停止招生

1971年,烟台师专恢复招生

1984年1月,烟台师专升格为烟台师范学院,始招本科生 

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的山东省交通学校(烟台)(建校于1978年)并入烟台师范学院

烟台师范学院1984年,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烟台师范学院

2005年,山东交通学校并入烟台师范学院

鲁东大学2006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

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 

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山东省省内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两所大学之一 

2014年,正式成立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设于鲁东大学蓬莱校区

2017年,学校成为山东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成为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

2021年,成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第二批支持高校

2022年,鲁东大学首个海外教育硕士教学基地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巴达旺市揭牌成立

 2022年4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山东教育系统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8月27日,鲁东大学莱山实验中学举行揭牌仪式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