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校歌歌词说明校歌歌词马老原附说明,提掖要旨
曾转载于《马一浮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特刊》,原文如下:案今国立大学,比于古之辟雍
古者飨射之礼于辟雍行之,因有燕乐歌辞,燕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
故歌《鹿鸣》以相宴乐,歌《四牡》《皇皇者华》以相劳苦,厚之至也
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必先释奠于先师,今皆无之
学校歌诗唯用于开学毕业,或因特故开会时,其义不同于古
所用歌辞,乃当述立教之意,师弟子相勖勉诰诫之言,义与箴诗为近
辞不厌朴,但取雅正,寓教思无穷之旨,庶几歌者听者咸可感发兴起,方不失乐教之义
《学记》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此见古者礼乐之教,浃于人心,然后政成民和,国家以安
明堂为政之所从出,辟雍为教之所由兴,其形于燕飨歌辞者,笃厚深至如此,犹可见政教相通之义,此治化之本也
《论语》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虽多亦奚以为
”今作乐安歌宜知此意
今所拟首章,明教化之本,体用一原,显微无间
道器兼该,礼乐并得
以救时人歧而二之之失
言约义丰,移风易俗之枢机,实系于此
次章,出本校缘起
以求是书院为前身,闻已取求是二字为校训
今人人皆知科学所以求真理,其实先儒所谓事物当然之则,即是真理
事物是现象,真理即本体
理散在万事万物,无乎不寓
所谓是者,是指分殊
所谓真者,即理一也
凡物有个是当处,乃是天地自然之序,物物皆是当
交相为用,不相陵夺,即是天地自然之和
是当,犹今俗言停停当当,亦云正当
序是礼之本,和是乐之本,此真理也
六经无真字,老庄之书始有之
《易》多言贞,贞者正也
以事言,则谓之正义
以理言,则谓之真理
或曰诚
或曰无妄
皆真义也
是字从正,亦贞义也
以西洋哲学真善美三义言之,礼是善,乐是美,兼善与美斯真矣
《易》曰:“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华严》谓之一真法界,与《易》同旨
故谓求是乃为求真之启示,当于理之谓是,理即是真,无别有真
《易》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
”习教事,义谓水之洊至,自涓流而汇为江海,顺其就下之性而无骤也
君子观于此象,而习行教化之事,必其德行恒常,然后人从之
本校由求是蜕化而来,今方渐具规模,初见经纶之始,期其展也大成,如水之洊至,故用习坎之义
取义于水,亦以其在浙也
无曰四句,是诫勉之词
明义理无穷,不可自足
勿矜创获,勿忘古训,乃可日新
开物成务,前民利用,皆先圣之遗言,今日之当务
前民之前,即领导之意
傅说之告高宗曰:“学于古训乃有获
”今日学子尊今而蔑古,蔽于革而不知因,此其失也
温故知新可以为师,教者所以长善而救其失,此章之言,丁宁谆至,所望于浙大者深矣
末章之意,与首章相应
首言体之大,末言用之弘
念终始典于学是说命文,典者常也
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乃终始典学之效
成山假就于始篑,修涂托至于初步,要终者必反始,始终如一也
思曰睿,睿作圣
是《洪范》文
观其曾通以行其典礼,是《易·系辞》文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易·乾·文言》文
知至即始条理事,知终即终条理事,“同人于野,亨”,《易·同人》卦辞
“同人于宗,吝”,《同人》六二爻辞
野者旷远之地,惟廓然大公,斯放之皆准,而无睽异之情,故亨
宗者族党之称,谓私系不忘,则畛域自封,终陷褊狭之过,故吝
学术之有门户,政事之有党争,国际之有侵伐,爱恶相攻,喜怒为用,皆是同人于宗致吝之道
学也者所以通天下之志,故教学之道,须令心量广大,绝诸偏曲之见,将来造就人才,见诸事业,气象必迥乎不同,方可致亨
又今学校方在播迁之中,远离乡土,亦有同人于野之象
大学既为国立,应无地方限制
若谓必当在浙,亦是同人于宗,吝道也
然此之寓意甚小,无关宏旨
他日平定后还浙,长用此歌,于义无失
又抗战乃一时事变,恢复为理所固然
学校不摄兵戎,乐章当垂久远
时人或以勾践沼吴为美谈,形之歌咏,以寓复兴之志,亦是引喻失义
若淮夷率服,在泮献功,自系当来之事,故抗战情绪不宜羼入
歌辞文章自有体制,但求是当,无取随人
歌辞中用语多出于经,初学不曾读经者,或不知来历,即不明其意义
又谱入曲调,所安声律,亦须与词中意旨相应,故欲制谱之师,于此歌辞深具瞭解,方可期于尽善
因不避迂妄,略为注释,如其未当,以俟知者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