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复员回沪1945年

复旦大学复员回沪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学校制定复员后发展规划,对原有系科作大规模扩充:增设工学院,下设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造船学系;文学院增设哲学系,原有史地学系分开,改设史学系;理学院数理学系分为数学系、物理学系,增设地理学系、地质学系;商学院增设国际贸易学系、工商管理学系、运输学系;农学院增设水产学系、蚕桑学系、农业化学系;法学院内各学系酌量分组,如外交组之类

复员后学生人数定为6000至10000人

重庆北碚校址由留川校友创办重庆相辉学院,院长许逢熙

 复旦改国立后,在上海的复旦附属中学、实验中学继续保持私立性质

1945年11月3日,两校召开联合董事会议,决定其归属

原私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定名为“上海市私立复旦中学”,校长李登辉,主任何恭彦

原私立复旦大学实验中学定名“私立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校长李登辉,主任朱祖舜

两校各自成立校董会,主席均由李登辉担任

1946年8月,复旦渝校师生回到上海

同年秋,投考学生达11000多人,录取400余人,复旦生物系设立海洋学组,是国内高校第一个海洋学专业

12月24日夜,北京大学先修班的女生沈崇被美国兵强行奸污

30日晚,复旦举行“全校学生大会”,控诉揭露驻华美军暴行,决定从12月31日起罢课三天

31日,复旦与其他各校代表开会,组成“上海市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联合会”,并决定在1947年元旦举行全市性抗暴游行大示威

1947年元旦,复旦同学七八百人由虹口公园经四川北路进行游行示威

同日,复旦大学的33位教授,发表《正告美国政府的意见书》

这场抗议驻华美军的运动持续到三月上旬,成为蒋统区人民斗争的新高潮的标志

3月,复旦学生自治会进行改选,进步同学组成“五院联合竞选团”,反动学生组成“不谈政治竞选团”,展开了激烈的竞选活动

“五院联合竞选团”获得了压倒的胜利

学生自治会竞选一结束,复旦同学立即投入到三反运动中去

5月26日,在特务学生的指挥下,反动军警在国权路埋伏,袭击进步学生,这就是“国权路血案”

血案发生后,同学罢课,教授罢教,章益校长也多次向教育部提出辞职

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全市性大搜捕,全市共逮捕学生50余人

复旦同学被捕去11人,由于争议力量的努力,从7月8日开始,被捕学生陆续释放

7月5日,李登辉老校长提出了“复旦精神”的定义,他对毕业生说:“…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也是你们的责任!”1947年,复旦恢复招收研究生,是年春,经济研究所成立,首届招收研究生9人

至1949年春,研究生人数达97人

1948年,复旦向教育部申请设立生物研究所,从事医药、农业、渔业等问题的科学研究,获准从1949年开始招生

1948年底,国民党教育部暗中策划复旦迁校台湾,一千多名师生联合签名反对,这件事揭开了护校和迎接解放斗争的序幕

教学楼1949年,为了做好护校工作,以学生为主建立了防护大队

4月27日,上海警备司令部限令复旦大学在两天内迁入市区育才中学

国民党军队随即进入学校

5月27日,上海大部解放,复旦同学立即集合,配合人民解放军,乘汽车进入复旦校园

6月20日,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军管会任命张志让、陈望道担任校务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

该年学校设有文、理、法、商、农五个学院20多个系(科)和经济、生物两个研究所

郭沫若、邹韬奋、老舍、竺可桢、马寅初等学者曾到校演讲或任教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