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跨越腾飞1950年,复旦大学的海洋学组并入山东大学,暨南大学的文、法、商三院,同济大学的文、法两院,以及浙江大学、国立英士大学的部分系科并入复旦大学
1951年,应陈望道校长之请,毛泽东主席为复旦亲笔题写了校名
同年,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并入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1952年2月,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成立,李正文任书记
1952年秋,复旦大学的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调出,分别参与成立华东政法学院、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和沈阳农学院,农产品制造组并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茶叶专修科并入安徽大学农学院;而华东地区的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上海学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等高校的文、理科有关院系并入复旦大学
复旦在是年8月至9月的院系大调整中,不仅大大加强了基础学科的实力,也集中了江、浙、皖、沪地区一批优秀人才(如:苏步青、陈建功、谈家桢、卢鹤绂等知名教授),成为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全国重镇,奠定了后50年学科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师资基础
1956年,复旦第一次党代会召开
五六十年代,杨西光、王零领导的学校党委支持校长陈望道狠抓教学质量,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系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
期间,复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都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有特色的学科高原
1949~1966年,复旦培养的学生中有70余人日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人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三
1958年“大跃进”,复旦大学理科新建了计算数学、力学、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新专业
此前,文科重建了法律系、哲学系
这些新专业的创建,标志着复旦开始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之路
1959年,复旦大学被列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
1966年~1976年,复旦大学成为“文革”重灾区,教学科研受到重创
1970年,复旦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
1977年,复旦恢复招收本科生,次年恢复招收研究生
1978年,苏步青出任校长、党委委员,夏征农出任党委第一书记,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同时倡导民主办校,推动思想解放运动
同年2月,复旦再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复旦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同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
1993年2月,复旦大学提出了“追求优质,争创一流,明确复旦作为高校国家队的坐标位置”的发展大计,并逐步确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
1994年,复旦大学通过由教育部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
1995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复旦大学题词:“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
”1999年,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签定共建复旦大学的协议,复旦成为“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
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2001年6月,主办第5届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校长级年会
12月,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
贺信中称复旦大学是“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大学”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参加校庆大会并致词
国家邮政总局发行复旦百年校庆纪念邮票,这是继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后中国第二次为一所大学百年校庆发行邮票
同年5月,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一期竣工
2006年,“复旦”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同年,首批入选国家“111计划”
2007年,“复旦”商标(包括“复旦”二字和图形标识)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教育类),复旦因此成为继清华大学之后,中国第二所获此殊荣的高校
同年,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009年,入选国家“珠峰计划”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2年11月,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4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5月,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6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9月,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揭牌,系复旦上海本部之外的首个院区
11月,入选国家支持高校创建的首批16个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之一
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9月13日,加入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4月,获准成为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5月,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等机构发起组建“中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成立复旦大学-谷歌科技创新实验室
6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
10月,成为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9所创始高校之一
2019年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
5月,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
7月,学校与绿地集团签约共建复旦绿地全球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创新校区
8月,学校与孔子学院总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倡议并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
2020年1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
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
8月,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
9月27日,加入健康扶贫联盟
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11月20日,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1年1月17日,加入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资源共享研究联盟
同年,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
3月30日,复旦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院成立
4月27日,复旦大学与匈牙利政府正式在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布达佩斯共建复旦大学匈牙利校区
4月23日,发起组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
12月25日,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成立
2022年2月,复旦大学列入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2022年3月1日,大足石刻研究院、复旦大学、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通过在线视频方式分别在重庆市大足区和日本奈良市举行中日合作大足石刻保护协议签订仪式
2022年10月,复旦大学与澳门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旅游教育合作联盟”
2022年11月,中国科协-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在复旦大学成立
11月27日,由复旦大学和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共同建设的“复旦大学创新与数字经济研究院”揭牌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