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代表文集

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代表文集第五届支教团 张瑞延 《酿了又酿的青稞酒》前言:2004年8月18日,清华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一行九人离开了生活学习了四年清华,踏上了茫茫西去的路途

我们不过是刚刚离开校园的孩子,就要把文明的讯息带到祖国的西部去;我们学生的历程还没有走完,就要开始做一个山区的老师

一年的时光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又能给那里的孩子带去什么?但是我们都从容不迫地踏上了征途,开始了苦难与挑战并存的支教生活

第十届支教团 李文韬 《西藏支教日志》前言: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母和我深爱、眷恋的青藏高原可爱的学生们;共同在高原战斗一年的兄弟们;我魂牵梦绕的西部

第十八届支教团 集体创作 《青春步壤》前言:深夜灯下的备课本,课堂上的琅琅书声,交谈与走访,游历与自省,这所有的喜怒哀乐承接连绵,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支教生活最本质最原始的情绪记忆

物有感而鸣,文因气而成,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研支团的各位战友或许会在夜深星澜时思考自己近期的经历而援笔成文、聊作记录吧?或许会在节气更替、新年到来之际总往启今、躬身自省吧?而文字就产生了……这些文字的写就并非为了一场特定的总结会,而是真正的支教实录

其中无需掩藏真实的低落、真实的困惑、真实的矛盾,亦不会羞涩遮掩真实的自豪、真实的喜悦、真实的成长

这其中的多样性、真实性,相信能打动阅读它们的你与我,而这也许是将这些文字集结起来的最大意义吧

历届支教团部分成员 集体创作 《与你西行》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怀抱着“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和决心来到支教地,通过家访、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的教育、经济状况

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志愿者们用眼皮贴近草皮,探索祖国中西部发展的真实状况,思考教育扶贫的方式与意义,收获“写在大地上的论文”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支教服务的地方,就是志愿者认识国情民情的课堂

清华大学支教志愿者们通过服务西部、深入基层,让自己收获了真知和真情、磨练了意志和品质、增长了才干和学识、坚定了理想和方向,在辛勤付出中践行了人生的价值、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