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设备资源教学场地器材(1)

体育教育设备资源教学场地器材(1)有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用房,并配备具有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专用教室

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的体育院(系)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体育类院校不低于4000元

(2)有能够满足各类运动项目教学的一定数量的标准田径场、标准足球场、室内外篮球和排球场(馆)、体操房(馆)、舞蹈房(馆)、武术房(馆)等,有条件的学校应建设游泳池(馆),并保证办学需要的教学场地设施开放时间,各场馆应配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体育运动器材和设备

专业实验室(1)各课程必须保证基本实验条件,严格按照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合格评估的要求,建立相应课程的专业实验室,并配备专职实验员

实验室应按相应课程的具体要求,配备齐全的仪器设备,根据开设课程教材内容中的实验要求,实验课程的开出率应不低于90%

(2)专业类基础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须建立相应的实验室

运动解剖学实验室应配有系统解剖学教学挂图、全身各器官的标本、细胞超微立体结构模型、人体全身肌肉模型、半身内脏模型、全身各器官模型,以及生物显微镜、组织切片机等设备

运动生理学实验室应配有心率遥测系统、体成分(InBody)分析仪、健康体适能测试系统、运动心肺功能检测评价系统、运动负荷装置、血细胞检测仪和肺活量计等设备

体育心理学实验室应配有动觉感受性测量器、反应时测定仪、深度知觉仪、动作协调性测量仪、动作稳定性测量仪、闪烁整合测定仪、镜面仪等设备以及运动心理测量测试问卷

(3)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至少设有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体育保健实验室和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满足开设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条件;综合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或每届生均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实验室基本实验设备总值不低于500万元,并配备专职的专业实验员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至少配有分光光度计、血乳酸分析仪、离心机、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电泳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联免疫仪等仪器设备;体育保健学实验室至少配有按摩床、自行车功量计、心电图仪、心率遥测系统、肺活量计、心肺复苏模型、止血器材、包扎器材、固定器材、简易冷敷设备、理疗设备等仪器设备;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至少配有运动学测量设备、动力学测量设备以及肌电图测量系统等仪器设备

(4)运动康复专业至少设有康复评定实验室、运动疗法实验室以及物理治疗实验室,综合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或每届生均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并配有基本的实验和实践设备,总值不低于300万元

康复评定实验室至少配有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力及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设备等;运动疗法实验室至少配有肌力训练设备、有氧训练设备、平衡训练设备等;物理治疗实验室至少配有电疗设备、热疗设备、超声治疗设备、光疗设备、磁疗设备、牵引设备等

信息资源(1)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指标,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的生均图书应达到100册,体育院校的生均图书达到70册

在此基础上,还应满足如下要求:①有体育学及相关专业(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体科学等)的书籍5000册以上;有体育学及相关专业期刊50种以上,其中应有外文专业期刊;保证书籍、期刊定期更新和补充

②有与体育专业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标准等文件资料

③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挂图、录像、光盘,以及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等

(2)每年应购买一定数量的国内外最新专业图书资料,自建若干专业知识电子资源数据库或购买若干专业电子资源知识数据库,能够为师生提供文献检索、科技查新、代检代查、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多样化的信息资源需求服务

(3)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建设专门的教学信息资源平台,鼓励建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或慕课(MOOC)等在线开放课程

(4)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选用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并在专业领域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具体要求:①编制教材建设规划,教材配套齐全

②必修课程应选用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或推荐的最新出版或修订的教材

③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缩短使用周期,近5年出版教材的数量不低于专业课程选用教材总数的60%

④建立健全科学的教材评价和选用制度,定期开展教材审核和测评

首次使用的教材,尤其是新编教材,任课教师应进行质量追踪,为教材评价提供参考

实践基地拥有一定数量且相对稳定,满足社会调查和专业见习、实习、实验、实训需求的校内或校外基地,运动康复专业应至少有1所三级医院或相当水平的康复机构作为专业实习基地

各高校应借助社会资源,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和院(系)要建设专门的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