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基因研究大事1859年至1959年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原则
但他无法解释生物为什么能将性状遗传给下一代
1865年 奥地利修道士孟德尔在观察过2.1万株豌豆后发现了遗传法则
1869年 瑞士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希·米歇尔分离出核酸
1879年 德国胚胎学家瓦尔特·弗莱明发现染色体,并描述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1900年 孟德尔的成果被重新发现
1903年 美国生物学家瓦尔特·萨顿发现染色体是成对的,并携带遗传信息
1905年 英国医生加洛德提出了人类先天代谢疾病的概念,这是人类自身遗传研究的开始
1911年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基因学说,阐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以及繁殖过程中染色体重组形成独特新个体的过程
1913年 美国遗传学家斯特提万特绘制出第一张线式基因图谱
1928年 英国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格里菲斯发现了一种可以在细菌之间转移的遗传分子
1929年 俄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列文提出DNA的化学成分和基本结构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奥斯瓦德·西奥多·艾弗里、科林·麦克劳德和麦克林·麦卡第共同撰文指出,1928年格里菲斯发现的遗传分子就是DNA
1948年 美国量子化学家鲍林提出蛋白质为螺旋形的理论
1950年 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加夫发现核酸中四种碱基的含量比例是一定的
1951年 英国女生物物理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拍摄到了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
1952年 美国遗传学家阿尔弗雷德·赫尔希和玛莎·蔡斯通过病毒证实,传递遗传信息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1953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
1956年美籍华裔科学家蒋有兴和瑞典细胞遗传学家阿尔伯特·列文确定人类共有23对染色体
美国生物化学家阿瑟·科恩伯格分离出DNA聚合酶
1957年 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发表《论蛋白质合成》的演讲,提出DNA制造蛋白质的概念
1959年 法国遗传学家杰罗姆·勒琼发现唐氏综合征是由于人体的第21对染色体变异造成的
1960年至2006年1960年 美国“分子细胞学之父”西德尼·布伦、 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等人发现信使RNA(mRNA)
1966年 美国生物化学家与遗传学家马歇尔·尼伦伯格与罗伯特·霍利及哈尔·葛宾·科拉纳阐明遗传
1969年 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纳森·贝克韦斯分离出一个细菌基因
1972年 美国生物化学家保罗·伯格创造出第一个重组DNA分子
1975年 美国进化生物学家玛丽-克莱尔·金和艾伦·C·威尔逊发现,人类和猩猩的基因相似度达到99%
1977年 美国科学家沃尔特·吉尔伯特、弗雷德里克·桑格和艾伦·M·马克希姆开发出DNA测序技术数据免费对外开放2012年3月29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他们的
这些数据总量达到200TB,是世界上最大的人类基因变异数据集
亚马逊旗下的云计算公司——“亚马逊网络服务”将存储这个庞大的数据库
所有数据免费对外开放意味着更多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研究,以更快的速度得出基因型与癌症、糖尿病等疾病间关系的发现
由于类似千人基因组计划这样的数据集规模庞大,很少有研究人员具备处理能力,因此也就无法使用
根据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计算,千人基因组计划的数据如果打印出来,可放满1600万个档案柜;如果使用标准DVD存储,需要3万多张DVD
对于科学家和他们所在的研究机构来说,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进行云存储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对于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来说,存储千人基因组计划的数据可能也是一个好消息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处理如此海量数据需要极大的运算能力,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可以要求获得额外的资源,用于进一步处理或者分析这些数据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