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下午,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莅临苏州大学,于文学院会议室5335为同学们带来了《》的专题讲座。此次活动由苏州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的迟玉梅老师主持并担任翻译。文学院李勇老师,商学院李德光老师、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师生,以及文学院同学参与了此次讲座。Fred Dervin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为跨文化沟通、欧洲国际教育学术交流,以及欧洲境内的移民教育。他在世界范围内出版了关于文化身份、跨文化、国际交流等问题方面的著作四十余部,发表百篇相关论文。
Dervin教授的讲座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他开宗明义,强调了此次讲座的核心思想:我们应该以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跨文化,要’去国际化想象’,’去国际化教条经验’。接着以跨文化交流中的实际问题 “到底什么是 ‘入乡随俗’” 、 “如何定义跨文化” 作为切入点,展开具体论述。Dervin教授认为: “文化的相互作用是跨文化的真正价值所在,而‘。并且‘入乡随俗’的概念本身也值得质疑,个体的年代、身份、性别、社会地位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模式,那么‘入境随俗’究竟意味入哪个境,随谁的俗?”而关于跨文化的定义,Dervin教授提出四个关键点。跨文化是一项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活动,甚至触及权力角逐,具有政治性,关乎对自我和他者的表述。
第二部分,Dervin教授以去除对国际文化交流、对国际化福利的固化想象为核心问题,具体阐述了国际化想象的类型、内容及来源。Dervin教授以批判性的眼光指出了国际化交流中“想象”机制影响下的诸多误区。
Dervin教授指出:高校国际化作为促进师生发展,提升学校实力的有效途径,被广泛的认可。而正是在广泛的认可、大力推广下种种误区和弊端被遮蔽。众多高校仅仅以留学生、留学国家的数量等扁平化的数字来衡量学校国际化的程度,而忽视具体学生、老师的交流程度。同时,对于国际化所带来的受益的想象,被作为毫无疑问的事实广泛接受,认知模式下的意识形态被置换成了不容置疑的共识甚至真理。政策的决策者、高校的工作人员在自己制定的规则和运作方式下,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勾勒出“国际化“的福利形象,并将其当作真理。比如,接待的学校对于留学生与本土学生进行分隔式管理,这种“分隔“意味着’ 他者‘被排除在外。因为排除是对出于连续稳定的需要。在认识、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对事物进行选择,重新归纳,必然一部分事物要被强调,而另一部分事物被排除,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连续的系统。而留学生显然是被接待的学校当作“异者”排除在外,如同西方在早期的城市建设中将疯人院、医院设在城外。这样在课程、住宿上被“隔离”的留学生怎么进行其国际化交流?而留学生方面对于国际化交流也有着误区,如对于”尊重”、“容忍”当地文化的误解,也使得国际交流仅仅停留于单向、被动的层面。“容忍”在文化交流中是必要的,但“容忍”并不是没有限度,没有范围的,一味的“容忍”,并将其作为优点,只会造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进而形成等级不平。
无论是高校对于国际化受益的想象,还是留学生们想象留学经历必然会带来发现自我、发现新的世界、提高自我容忍度等益处,从根源上看都是出于人类梦想和追求更好的需要,出于对于整体概念的需求,对于团体认同的需求。但美好的初衷,美好的词语,在不断的流转、传播中改变了原貌。而我们也不去追溯其来源,而仅仅被动接受其作为毋庸置疑的共识。面对这些误区,Dervin教授提出如下的建议: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想象下隐藏的意识形态机制,要以批判性的眼光从微观的具体的角度来思考跨文化交流。
第三部分,Dervin教授结合欧洲的国际交流项目(Erasmus Mundus)和自身遇到的具体事例对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固化印象展开论述。固化印象以特定的、单一的方式对待特定国家的人,将固化的、抽象的想象投射到具体的个体的交流中。比如将具体个人的错误归咎在文化上面,用个人行为绑架整体文化,例如将个别人的作弊、迟到行为想象成是其民族的文化,将交流中的所有具体问题不加分辨地放入“文化差异”之篮中。留学生潜意识里对于他国的构想、高校里对于国际交流的刻板的口号、标语都是我们对于国际交流固化想象的来源。我们要反思对于各个国家的固化想象,以及固化想象下交织的权力关系。文化是由多种话语系统交织的,是多声部的,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话语系统之间是不平等的,不同话语系统的地位不同,我们对于各个国家的想象深受各个国家话语权斗争结果的影响。
第四部分,Dervin教授进行了总结:1、我们要从对国际交流的误区中走出来,不能以简单化的、缺乏批判性思维的立场来思考文化交流问题。2、不要滥用“文化“的字眼。不能把“文化”作为解决一切冲突的借口和托词。不要从文化角度去看跨文化,而是要从个体之间的具体交流的角度去做研究,提出建议。每个单独的个体就涉及到种族、年代、性别、教育、语言等各个领域。3、对待国际化交流的问题,不要笼统化,要具体化。古希腊神话中的“Procrustean”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能削足适履,每个个体都是鲜活而独特的。我们在国际化中使用的每一个词也都有其不同的语境,要还原其表意的复杂背景,以批判性的眼光分辨出其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4、不仅要从个体出发,还要联系整个社会环境、历史环境。分析“谁的知识、理念、从谁而来,被谁拿走去用了。”而不是在教条的思维下,固化对各个国家的印象,将所有先进、文明的想象都加在有话语权的国家身上。的国家犹如拥有光环,其知识、理念被放大,占据着言说的主体的位置。我们要意识到国际化交流下隐藏的权力运作。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呈现在表面的各个国家的文化的存在形态,更要看到其呈现的方式。
最后的问题环节,Fred dervin教授就如何区别出国际交流中的固化偏见的提问做出了精彩的回答:如同一个哲学家所说,我遇见一个人,就是遇见神秘,我肯定会想到此人背后的背景、文化渊源。但是因为我们是人类,偏见、想象都无法避免,甚至当我们我们遇到一个外国人时自己个人的情绪也会影响对这个人的评价。但是,我遇见了这个陌生人,他跟我是不同的,却又是跟我相似的。
本次讲座,Dervin教授以批判性的眼光指出当代国际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其深层原因,对于从事国际化交流的工作人员及留学生、研究人员提出了建议。国际化的程度不能仅仅靠抽象的数据衡量,国际交流更是要立足于每个个体,要以微观的视角,批判性的眼光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文学院,杨丽莉 撰稿
跨文化研究中心,迟玉梅 校稿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