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创建共产党

陈独秀创建共产党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上海

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

陈独秀到上海不久,就开始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他先到码头工人中了解罢工情况,到中华工业协会等劳动团体做调查

他还约请北京大学进步学生和革命青年深入工人中间,了解工人的状况

4月中旬,他联合七个工界团体筹备召开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并在筹备会上发表《劳工要旨》演讲

他受到工界团体的尊敬和拥戴,被推选为筹备会顾问

在他的指导下,上海各业5000多名工人于5月1日举行集会,提出“劳工万岁”等口号,通过《上海工人宣言》

此后,陈独秀主持创办《劳动界》《伙友》等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启发工人的觉悟,组织真正的工会 

陈独秀、李大钊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动和组织工人过程中,积极开展建党工作

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该会同3月李大钊主持成立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一起,从上海、北京分别向各地辐射,先后同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和海外一批受过五四运动影响的先进分子建立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同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组织,起草了党的纲领草案十条,其中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关于党的名称,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

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陈独秀主持下,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部正式成立,取名“中国共产党”

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其成员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骨干,陈独秀为书记

11月,陈独秀同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拟定《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

为达此目的,就要“组织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

共产党将要引导革命的无产阶级去向资本家争斗,并要从资本家手里获得政权——这政权是维持资本家的国家的;并要将这政权放在工人和农人的手里,正如一九一七年俄国共产党所做的一样”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历史由此掀开崭新一页

陈独秀时在广州,未出席中共一大

他向大会提出关于组织与政策的四点书面意见,要求在讨论党纲党章时予以注意

这四条意见,一是“培植党员”,二是“民权主义之指导”,三是“纪纲”,四是“慎重进行征服群众政权问题”

考虑到党员数量少及地方组织尚不健全,中共一大决定暂不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只设立中央局作为中央临时领导机构

在陈独秀缺席的情况下,大会选举他担任中央局书记 

中共一大之后,陈独秀辞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一职,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运动的开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对推动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运动,特别是建立国共合作、领导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新老右派的斗争和批判戴季陶主义等,发挥了重要的领导和指导作用

从中共一大到五大,陈独秀一直是党的最高领导人,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三大国共合作方针的确定,中共四大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的提出等等,他都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1923年6月,在中共三大中,陈独秀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思想

经过讨论,与会代表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

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推进北伐,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由于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抵抗,致使大革命在强大的敌人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