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语言科学在语言科学的领域里

刘半农语言科学在语言科学的领域里,他的研究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各方面

语音方面在国外,刘半农研习实验语音学,致力于汉字声调的研究

他测试了中国十二种方言的四声,撰著了《四声实验录》

他指出:四声和声音的强弱没有关系,和音质、长短有些关系,而决定四声的主要是音的高低

这种高低是复合音,是由此音移入彼音,移入时是滑的,而不是跳的

这个论断,科学地解决了四声是什么的问题

回国后,他在北大建立了语音乐律实验室,记录了七十余种方言

根据七十余种方言的音素,编成《调查中国方音用标音符号表》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撰写了《北平方音析数表》,分字音为“头”“面”‘颈”“腹”“尾”“神”六项,以六位数字表示一字的切音

此外,还写有关于语音的论文多篇,创制并改进了测音仪器,翻译了法国保尔帕西的《比较语音学概要》

他先后创制了刘氏音鼓甲乙两种、声调推断尺、最简音高推断尺、四声模拟器等语音实验仪器

他先后记录了全国70多处方言,还借助研究语音的仪器测试古代乐律

  汉字改革刘半农主张汉字改革,认为汉字最终应走拼音化的道路

民国十四年(1925年),他发起成立“数人会”,经过二十二次讨论,拟定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他认为,汉字在实行拼音制以前,写简化字是必不可少的办法,因此与李家瑞编《宋元以来俗字谱》

这本书表现了八九百年以来,简笔字演变的轨迹

 辞书建设民国十四年(1925年),他向北大研究所提出《编撰<中国大字典>计划概要》

由于需要大量经费,无法实现

民国二十年(1931年),拟编《大学辞典》,也因经费无着而作罢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北新书局编撰《标准国音中小字典》,共收九千余字,还附录有他创制的《点直曲检字法》

他还为《中国大辞典》撰写了三百多页的“一”字稿本

此外还写有《打雅》等文章

他还倡议使用“她”“它”二字,作为代词

 语法研究在语法研究方面,民国八年(1919年)北大出版组印行了他的《中国文法通论》

他对于机械地模仿外国语法的《马氏文通》体系不满,主张结合我国语言实际,建立自己的语法体系;还反对以引用古奥的例句为尚的陈规,主张采用习见的和口语的例句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高中生写了《中国文法讲话》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