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弗威廉森经济研究

奥利弗·威廉森经济研究威氏早期的研究领域是工业组织和价格应用理论

比如,他的第一篇论文《管理权限和企业行为》(1963),他的第一本专著《自由支配行为的经济学:厂商理论中的管理目标》(1964),都是关于工业组织的

1970年,当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时,需要他开设一门组织理论的课程,这件事成了他转向交易费用经济学研究的直接原因

他在这个领域的建树颇丰

威廉森研究方向的起源与基础威氏研究的一个起点,是由约翰· 康芒斯1935年在《制度经济学》一书中完成了把 “交易”一般化、概念化的工作

康芒斯把 “交易”和“生产”这个概念相对应,指出,交易是所有权的转移,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分析单位,他进一步将“交易”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买卖的交易,即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管理的交易,即上下级之间的命令和服从关系;限额的交易,主要是指政府对个人的关系

康芒斯认为,这三种职能上相互依存的交易,共同构成我们称作“运行中的机构”的整个组织

不过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中对以交易为基础单位的制度分析,不是采用经济学的方法,而主要是哲学、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方法

最重要起因威氏研究的最重要起因,无疑是罗纳德·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

在这篇论文中,科斯从解释如下一些问题入手;既然个体生产之间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生产合作,为什么还会存在企业呢?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在相继生产阶段或相继产业之间,为什么即存在长期合同关系,又存在纵向一体化现象?为了解释这些问题,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的概念

所谓交易费用,是为了完成交易所必须的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搜寻交易伙伴和交易价格、进行交易谈判、订立交易合约、执行交易和监督违约的行为并对之制裁、维护交易秩序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这一概念意味着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可比较的,因此可以纳入经济学分析的范畴

而企业的存在正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即以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企业的规模被决定在企业内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或等于其他企业的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那一点上;相继生产阶段或相继产业之间有订立长期合同,还是实行纵向一体化,取决于两种组织形式的交易费用比较结果

威廉森形象地将“交易费用”比喻为物理学中的摩擦力

不过,威氏认为,在完全静态的条件下分析交易费用,并不会有很大的意义

主要源泉威氏研究的另一主要源泉,是肯尼思· 阿罗在1969年发表的《经济活动的组织:关于市场配置与非市场配置之间选择的争论》

经济学早就认识到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问题的关键是市场失效时,取而代之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什么

从传统的观点考虑,此时的主体是政府,取代市场的资源配置方法是计划

因此,往往陷入是市场还是计划这个古典的问题

阿罗指出,克服市场失败的主体,不一定只限于政府,一般地可以说是“组织”,所谓组织是在价格体系难以顺利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为体现集团行动的优点而采取的手段

限定地说,企业、工业、工会、大学、政府等都是组织,在价格体系或市场不能适当发挥作用的领域中,这些组织进行着资源配置

不过,阿罗并没有提出如何判定市场有效和失效的原因

威廉森汇总了前任的成果,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以对不同组织方式的交易费用进行具体的经济学分析,从而,研究了企业和市场之间相互替代的这样一个制度问题

关于市场失效的分析庇古早在本世纪初就从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的差异,分析了市场机制中的外部性问题,并对这一种市场失效及其政府替代作了论证,并由此区分了共同物品和私人物品,指出共享物品的供给是不宜由市场来配置的

科斯发表于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进一步把外部性问题和交易费用联系起来

所谓解决外部性问题,实际上是用何种方式正确地度量和界定利益边界问题

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力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在我们的论述范围内,可以解释为,若交易费用为零,市场在配置资源时是完全有效的

然而,现实世界中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因此,科斯的论点又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力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这被称为定理,或反科斯第二定理

在我们的论述中可以认为当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市场就不一定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了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