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barkla

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科学成就Barkla是第五位因研究X 射线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在他之前有1901年获奖的伦琴,1914年获奖的劳厄和 1915年获奖的布拉格父子

不到二十年就有五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占当时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由此可见,X 射线的研究成果在二十世纪前二十年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爱丁堡大学的Barkla从1902年起就在研究 X 射线

他从 X 射线受物质的散射证明原子中的电子数大约等于该元素的原子量的一半

后来证明,这一结果对轻元素是相当正确的

Barkla在研究中发现了 X 射线的偏振性,这对认识 X 射线的波动性有一定影响

人们知道,X 射线的波动性是 1912 年德国人劳厄用晶体绕射(衍射)实验发现的

在此之前,人们对 X 射线的本性众说纷纭

伦琴倾向于 X 射线可能是以太中的某种纵波,斯托克司认为 X 射线可能是横向的以太脉冲

由于 X 射线可以使气体分子电离, J.J. 汤姆森也认为是一种脉冲波

X 射线是波还是粒子?是纵波还是横波?最有力的判据是干涉和绕射(衍射)这一类现象到底是否存在

1899 年哈加 (H. Haga) 和温德 (C. Wind) 用一个制作精良的三角形缝隙,放在X 射线管面前,观察 X 射线在缝隙边缘是否形成绕射(衍射)条纹

他们采用三角形缝隙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无法预先知道产生绕射(衍射)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顶点附近便于测定像的展宽

他们从 X 射线的照片判断,如果 X 射线是波,其波长只能小于 10 - 9 厘米

这个实验后来经瓦尔特 (B. Walter) 和泡尔(R. Pohl) 改进,得到的照片似乎有微弱的绕射(衍射)影像

直到 1912 年,有人用光度计测量这一照片的光度分布,才看到真正的绕射(衍射)现象

索末菲据此计算出 X 射线的有效波长大约为 4 × 10 - 9 厘米

X 射线还有一种效应颇引人注目

当它照射到物质上时,会产生二次辐射

这一效应是 1897 年由塞格纳克 (G. M. M. Sagnac) 发现的

塞格纳克注意到,这种二次辐射是漫反射,比入射的X 射线更容易被吸收

这一发现为以后研究 X 射线的性质作了准备

1906 年Barkla在这个基础上判定 X 射线具有偏振性

Barkla的实验原理

从X 射线管发出的X 射线以 45 °角辐照在散射物 A 上,从 A 发出的二次辐射又以 45 °角投向散射物 B ,再从垂直于二次辐射的各个方向观察三次辐射,发现强度有很大变化

沿着既垂直于入射射线又垂直於二次辐射的方向强度最弱

由此Barkla得出了X 射线具有偏振性的结论

根据X 射线的偏振性,人们开始认识到X 射线和普通光是类似的

Barkla还对X 射线的吸收和感光作用进行了研究,对这方面的知识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

偏振性的发现对认识 X 射线的本质虽然前进了一大步,但仅靠偏振性还不足以判定 X 射线是波还是粒子,因为粒子也能解释这一现象,只要假设这种粒子具有旋转性就可以了

果然在 1907 —1908 年间一场关于 X 射线是波还是粒子的争论在Barkla和亨利

布拉格之间展开了

亨利·布拉格根据 γ 射线能使原子电离,在电场和磁场中不受偏转以及穿透力极强等事实主张 γ 射线是由中性电偶极 ---- 电子和正电荷组成

后来他对 X 射线也一样看待,由此解释了已知的各种 X 射线现象

Barkla则坚持 X 射线的波动性

两人各持己见,在科学期刊上展开了辩论,双方都有一些实验事实支援

这场争论虽然没有得出明确结论,但还是给科学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Barkla关于X 射线的偏振实验和波动性观点可以说是后来劳厄发现 X 射线绕射(衍射)的前奏

Barkla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发出的 X 射线辐射都具有和该元素有关的特征谱线(也叫标识谱线)

他第一个证明了 X 射线的二次辐射具有两种成分,一种是被散射的 X 射线未经改变的部分,另一种是因物质而异的萤光辐射

1909 年,Barkla和他的学生沙德勒 (C. A. Sadler) 进一步发现,特征谱线其实并不均匀,它可以再分为硬的成分和软的成分

他们把硬的成分称为K线,把软的成分称为L线

每种元素都有其特定的K线和L线

这些谱线的吸收率与发射元素的原子量之间近似有线性关系,却跟普通光谱不同,不呈周期性

X 射线特征谱线对建立原子结构理论极为重要

显然,X 射线的特征谱是揭示原子结构的重要途径

所以,Barkla的工作唤起了许多物理学家的关注和兴趣,特别是在波尔原子模型理论发表之后

其中,H. G. J. Moseley作出的成果尤为重要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