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意义实施“2011计划”,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的战略举措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讲话通篇都贯穿着提高质量这一主线
创新能力提升,则是提高质量的灵魂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联合实施“2011计划”,就是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实施“2011计划”,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迫切需要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实施“2011计划”,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式提升的新的发展阶段,要求高校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在质量、特色和结构上下功夫
实施“2011计划”,紧紧抓住创新能力这个根本,抓住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这个关键,必将有力推动高校把更多的心思、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用于提高质量上,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实施“2011计划”,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高校科研经费增长很快,为提高科技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就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最主要因素
“2011计划”所提出的坚持“三个面向”,打破分散封闭、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用结合等发展理念,必将对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