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学交大校训1910年(宣统元年),学校颁布校训及其解释,校训为四个字,即:勤,俭,敬,信
校长唐文治亲自制定该校训,并著文释其意如下: 勤:陶侃运甓,千载传为美谈,唯其勤也
吾辈生于今世,聪明不如人,智慧不如人,武力不如人,以致国势更不如人

高丽之所以亡,惰而已矣
诸生今日务宜昼夜为之,若不能勤,将无以生存于世界之间
俭:伊尹之能任天下,在一介不取,所以能一介不取者,由其自奉俭也

凡人之丧其操守,失其气节,大半由于忘其膏粱,文绣御之以为故常,出而问世,安得不妄取?自是而名誉扫地,气骨无存,岂不哀哉?小子识之,俭以养廉,立品之始基也
敬:汤曰:圣敬日跻
文王曰:辑熙敬之
敬者,历圣相传之心法也
敬天、敬祖、敬亲、敬长,同是一敬
而日用行习尤莫要于敬事,处事而不敬不能成事,即不能成人
吾国人向以惬意为高品,要知惬意两字忘身破家而有余,敬之敬之神明鉴之,圣贤豪杰不外乎是
信:吾人置身于社会,无时无地而非交际
交际之道信用为第一义,信用一失,此身不可立于社会,即不可立于天地之间
西人最重信用,即小至钟点时刻之细,也无不兢兢注意
吾国而求自强,吾辈而求自立,要以信用为主,慎而出话,谨尔然诺
小子勉旃,必践必复
1933年4月9日,交大三日刊社出版《国立交通大学工业铁道展览会特刊》(第11号)
在有关这次展览会的新闻报道里,提到文治堂讲坛上悬挂的校训,即:精勤,敦笃,果毅,忠恕
与宣统时代的校训在表述上有了差别
遗憾的是,尚难确定这则校训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在1937年6月编印的《交通大学一览》上,人们看到新的校训,即: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将“1933年校训”的4个词语扩充为8个词语,即增添了“求学,励志,力行,任事”4个词语
这8个词语既有独立的思想内涵,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精勤求学精勤:指专心勤勉
《后汉书·冯勤传》:“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
遂见亲识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郗愔(yin)信道,甚精勤
”求学:求——探索,寻找;学——学问、学业
求学意为探求学问
《朱熹·中庸章句集注》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下注中引述“程子曰: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如何做学问,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行,完善知识结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慎于思考,明辨是非;学无止境,终生不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敦笃励志敦笃:指敦厚笃实
《左传·成公十三年》:“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
”敦厚:诚朴宽厚
《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笃实:纯厚朴实,忠诚老实,踏实实在
《易·大畜》:“大畜刚健
笃实辉光
日新其德
”韩愈《独孤府君墓志铭》:“宪公躬孝、践行、笃实,而辩于文
”励志:指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
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
”《旧唐书·李渤传》:“渤耻其家污,坚苦不仕,励志于文学,隐于嵩山,以读书业文为事
” 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敦厚诚信的品德,吃苦耐劳、创新、实干的社会责任感,成就大事的志向
果毅力行果毅:指果敢坚毅
《书·泰誓下》:“尔众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
”孔颖达疏:“果为果敢,毅为强决……皆言其心不犹豫也
”力行:一是指竭力而行
孔传:“行无法度,竭日不足,故曰力行
”二是指努力实践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论语》:“言必信,行必果
”信——诚实,言之有实;果——必行
儒家认为笃志力行、专心一意地去实践是与好学、知耻、诚实、守信相连的
校训旨在培养学生果断坚毅、言行一致的品德,包括敢于改革创新,敢于拼搏,敢做敢为,战胜困难,不怕曲折,锲而不舍,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事业心
忠恕任事忠恕: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
忠——尽心为人,尽力为人谋;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
《论语·里仁》记载曾子评价孔子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朱熹《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
”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是“仁”的具体运用,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任事:有多种解释,与校训贴切的解释有二:一是称职,胜任所担当的职责;二是顶事、顶用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酒法:用黍米
曲一斗,杀米一石
秫米令酒薄,不任事
”石声汉注:“任事,顶事
”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坦荡胸怀,尽心为人、仁者爱人的品德,具有自信心、责任心、竞争力、团队合作精神,树立为“民族得中兴”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为世界之光(为世界添光彩)”的业绩来证明自己能够胜任各种挑战性的工作
若从时间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933年校训“精勤,敦笃,果毅,忠恕”立足于教导“如何做人”
1937年校训在继承1933年校训“如何做人”的基础上,提出“求学,励志,力行,任事”,增添了“如何做事”的内容
用稍后公布的《校歌》来注释《校训》,就是要求作为一名交大人,做人永远要谦虚勤勉,忠诚老实,果敢坚毅,宽厚爱人,心理健康,掌握与人相处的艺术;做事要永远“求学”不止,追求“真理之花”、“性灵泉源”,炼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不断积累“实学”来“培国本”;要以“民族得中兴”、“为世界之光”的远大目标来“励志”,既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能辨别是非,保护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以“青年之模楷”、“鼓舞群伦(群伦:同类)”、“英俊济跄,经营四方”的理念,在科学、艺术、实业等领域,以实干、苦干、巧干的业绩来身体“力行”与任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