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各方反响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各方反响一、人民大会堂首发式2008 年12 月28 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主办,文化部支持的“《宋画全集》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路甬祥和潘云鹤、陈晓光、邬书林、冯远、郑欣淼、董保华、黄坤明、张曦等领导、专家出席《宋画全集》首发式

 二、电视采访2011 年初,记录《宋画全集》面世过程的电视专题片《千古丹青》开拍,浙江广电集团记者先后采访了赵洪祝、路甬祥和柳斌杰、单霁翔、郑欣淼等领导同志

三、专家推荐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绘画到宋代已臻于登峰造极之境,但元代文人画家却于宋画格局之外另辟蹊径,从而造就了中国绘画史上另一个高峰

由于元代历史较短,传世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整理出版难度大,至今没有系统的、全面的学术整理成果和相应的大型出版物,因此,浙江大学出版社启动的《元画全集》项目,学术意义和出版意义重大

此次出版的《元画全集》收录六百多件元代绘画,涉及全球一百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单位,其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目前来讲是空前的

这对于艺术研究者与书画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大好事

众所周知,存世元画散佚于全球各地,加上文物保护等限制,现场观赏已是难得,要临摹学习几无可能

而《元画全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文物保护和利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原作,最忠实地呈现原作气息,浙江大学出版社在拍摄、电分、校色、印刷、装帧等各个环节都按照现今全球最高行业标准执行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元画全集》所收录作品中绝大部分是专门应此项目要求而重新拍摄原作的,这将大大增加出版成本

浙江大学出版社对社会效益的重视非常难得,值得鼓励与支持

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元代虽然存世不到百年,但元代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元画是继宋画之后的一个重要变革时期,这个变革,主要在于文人画的变革,简单地说,就是绘画不再仅仅追求形似,而更加注重对主体精神的自我表现,这种转折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两代基本就是按照此一途径进一步发展

浙江大学即将出版的《元画全集》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子项目之一,收录全球六百多件元代作品,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100 多家收藏机构

收录作品之多、范围之广,在同类出版物中实属难得,是文化界与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幸事

这套《元画全集》有以下三个亮点:其一,收录画家的全面性

即将出版的《元画全集》收录的署款画家有近百人,较以往的出版物大范围增加,这对于研究元代艺术风格的传承和演变是极为有利的

其二,收录作品的权威性、代表性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聘请国内外大学、博物馆的相关专家、学者对所收录的每件绘画作品进行鉴评,为元代绘画艺术,乃至整个元代文化的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其三,制作的精美

在图像采集、制版、印刷以及装帧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前国内外同类出版物的最高水准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出版社在出版广受好评的《宋画全集》之后,继续在这块领地中拓进,正在出版《元画全集》,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出版的世纪工程,是一项极有价值的出版项目

作为一位传统艺术的研究者,对此作品的出版抱有强烈的期待,并希望此项目能圆满完成

它将为中国传统绘画研究、中国艺术研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图像资料

《元画全集》的主要编选制作,基本是由《宋画全集》的队伍来完成的,《宋画全集》在全国乃至欧美、日本的艺术研究界获得广泛认可,被认为是近年来中国传统绘画方面最为出色的出版物之一

他们积累了《宋画全集》编选中的丰富经验,由他们来完成,质量上有非常充分的保证

从目前的设计和前期完成的情况看,其质量比《宋画全集》又有很大提高,值得期待

元代虽然时间不长,但绘画发展却是非常突出,元代完成中国绘画的转型,尤其是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

相比宋代,元代绘画存世者稍少,但优秀作品多,对后代艺术发展的关键性人物多,如赵子昂、黄公望、倪云林等

《元画全集》的出版,必将推动本领域研究的深入,由于元代动荡的社会事实,元画的流传也呈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特点,作品真伪混杂的情况也比较突出,《元画全集》的编选出版,显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殷幼芳(图像艺术复制专家,北京印刷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印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科技委员会委员、《印刷技术》编委)《元画全集》印制质量达到了目前全球的一流水平

体现在形象和笔墨的层次表现上

中国水墨画最重要的是表现笔墨浓淡的韵味,要这种层次很有难度

《全集》印制中墨色的干、湿、浓、淡展现充分

特别是题跋中书法及枯笔黑白边(清晰度)的控制更是恰到好处

如李衎《四清图》《墨竹图》,竹叶和苔石的墨色层次非常丰富,体现出水墨渗化的自然情趣和很好的润泽效果,真正做到了真迹一等的完美复制

体现在色彩处理上

使印刷油墨颜色真实再现古画颜料色泽颇有难度,但《全集》处理得很好

如钱选《幽居图》中的花青、石青、石绿色和佛道题材绘画中的大红、朱砂、胭脂等颜色,通过油墨网点扩大率和数值的准确配比,达到清晰雅致、艳而不俗的效果,真实再现了画家赋彩“浓而不腻”、“淡而不薄”的特质

体现在书法艺术上

元代画家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把书法用到画法上

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不但享有极高的画名,其书法艺术亦为历代所重

其《秀石疏林图》《古木竹石图》,就是把书法融入画法,而使绘画笔墨具有书法韵味的实例

因此,复制元画,忠实再现书法艺术与忠实再现画作一样重要

《全集》中许多作品,题款字迹清秀挺括,墨色变化自然,无论是款书还是题跋,皆能与画面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元代书画合一的笔墨神

杉山博幸(日本小森有限公司小森图像技术中心中心长)印出明浩(日本小森有限公司小森图像技术中心副中心长)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与之相符的文化的发展是重要课题之一

我认为《元画全集》的发行是在经济高度增长中重视容易被人忽视的文化培育人心的象征

《全集》中所登载的数百件传统中国绘画艺术品,给人汇集了极具文化价值珍品的印象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中国藏有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远非日本能比

这些本来花一生也难以看到的贵重文化藏品,如今通过“印刷”这一复制技术,让我们看到非常接近实物的状态,在感到难得的同时,我们认为复制品本身已具有极大提高文化价值的作用,所以全集本身就是一件“宝物”

从印刷技术的专业角度来看,慎重又仔细地拍摄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实物并将其电子数据化、再用印刷机复印出忠实的原色,这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和艺术素养

全集所采用的精细的像数(单位为1 个厘米300 线),使画像精巧到肉眼基本判别不出瑕疵,同时再现出非常自然的色阶色调

这证明了印刷机的管理非常到位

同时,根据原尺寸,一些关键处采用了放大的方法,这可以满足想看整体或局部等不同的要求

大量的篇幅很好地再现了各种作品的水墨和着色的效果,印刷效果非常好,各批之间的印刷质量没有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在这样要求高的印刷工程中,本公司的胶版印刷机能够发挥作用,我们感到无比荣幸

米泽反博(日本网屏有限公司)制版:全集画册图色细腻协调,制版复制画面平服匀称,图色丰富,色彩自然,墨色淳朴,古香古色体现远古画意境犹新,充分体现了制版调图的精益求精,使古画复制达到生动逼真的境界

印刷:《元画全集》印刷质量稳定,网点还原精细,由于套印精准,使画面细节丰富自然,古画风格清新雅致

经30 倍放大镜观察,暗调网点光洁通透,高光细节网点分布还原良好

因而保持了整体阶调的细腻丰富,精心印刷表现了原作墨韵的真实与自然

方 闻(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学荣休教授)欣闻浙江大学艺术史研究团队主持的《明画全集》出版计划,拟对全球收藏的明代绘画作系统的调查、整理、研究和出版,这是从艺术史作品实物开始,重建一门有中西文化比较性的中华文化史论说的一项标志性大工程

中国艺术史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生动、最有力、最有实在性的一种物质上的表现

多年来的研究体会,研究中国历代优秀的绘画作品,不首先考察这些绘画背后的道统根本就无从谈起

从唐宋雄伟山水主宾阶段思想的宇宙观,转化为元明清主观性文人的写意画,可说是中国后帝国时代,儒家思想史上“理学”与“心学”分歧的有力表现

从知识论角度而言,中国画从宋代崇尚“状物形”演变为其后讲究书法用笔的“表吾意”的个性表现,恰恰与“理学”、“心学”两派分家的发展不谋而合

朝代的起落更换,政治合法性与个体的意义模式——一个关于人类寻求“天人合一”且深刻尊重历史的“故事”

我自己对中国艺术史的理解,即艺术史,是在随时间流逝始终不断变幻的历史语境中,决定艺术家与其作品重大意义与诸种关系的历史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看”和“读”,以便更好地重新构想中国艺术史,它无疑是一个最具闪光创造精神的时代背后潜在的精神历程

如果说,欧洲文艺复兴艺术史能够说明西方“人文主义”以“人”为“一切的尺度”的观念,中国艺术史和它相关的社会史,也就是中国“人文主义”追求“天人合一”理想关系的缩影

中国艺术史的节奏——改朝换代、正统观与个人表现、守旧与革新的对立——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长期蕴含了“吾人”努力将“人”的本身与道德伦理世界“融合”的含义

当今中国和平发展,已引起世人关注

一个国家,不仅是经济、政治、经济方面要加强,也必定应是文化强国

我们今天必须强化中国文化固有的“价值”,以及这些“价值”与人民艺术生活的关联

我相信,浙江大学《明画全集》的出版,必将大大提升大学生和一般民众对视觉艺术欣赏和研究的水准,从而推动中国文化的当代复兴

这是吾等海外游子有所期待的

班宗华(耶鲁大学教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已经出版的《宋画全集》,是迄今为止关于辉煌的宋代绘画最重要的出版物,这个大系中的《元画全集》也即将出版

我相信,这两个出版物将成为古典艺术史不可替代的永恒记录

一直以来,其实很少有人能够接触到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宋元绘画作品,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精良的印刷和广泛的搜罗,为所有人提供了学习经典绘画的最佳途径

即便是像我这样研究这些时代的古画专家,也会长久地受益于这套书的出版,因为这套书让我可以随时、轻易地看到近乎完备的中国绘画史中的重要作品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套令人惊叹的精美书籍,对于世界最重要的艺术财富之一的保存、研究以及深入我们的理解,正在做出无与伦比的贡献

我非常真诚的希望,越来越多的读者理解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开启了一个重新理解古代中国经典绘画的新时代

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出版物可以让我们如此接近这些名作, 并且看到这么多准确清晰的绘画细节

我非常理解这套书出版的过程中,出版社和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了解全世界重要的中国绘画收藏,并获得授权出版;其次是在选择绘画、分清时代归属方面,而且要用最高质量印刷所选的画作

这套书无疑是优雅的鉴赏,精准的判断以及高质量的印刷的综合产物

现在,浙江大学出版社的专家,希望可以继续出版《明画全集》(共40 卷)

对于中古艺术史的学者和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工程

由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明代绘画数量很多,而且内容形式非常多样丰富,把这些最好的明代绘画图像,集中起来,用一流的质量出版,将是一个里程碑级别的功绩,也会对整个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绘画史作出独一无二的贡献

作为中国艺术史的一名专业人员,作为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我完全理解这套丛书包含的重要意义,我相信这套书,会开启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艺术与文化的新时代

希望参与这个项目的勤奋的、专业的人员,可以继续专注工作

他们已经取得的光辉成就值得我衷心的感谢和敬佩!他们的成就将随着大系的陆续出版,日益显示出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与浙江省文物局共同承担编纂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已经完成了对宋元两个朝代绘画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正式出版了内容完备、制作精良的《宋画全集》,业界人士予以高度评价

在《元画全集》陆续推出之时,《明画全集》的出版工作也已启动,这是海内外研究中国绘画史、文化史学界的一件大事

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明代绘画上承宋元气象,下启清朝新风,名家辈出,精品纷呈,各画派交相辉映,各画科全面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和画风

项目组拟完成对超过2000 件存世明画的拍摄,其规模远比宋元及以前所有画作的总和更大

要编纂这样一部浩瀚的《明画全集》,高质量地对存世明代绘画进行系统、全面的搜集遴选和整理研究、出版,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

相信有了《宋画全集》和《元画全集》编纂经验的浙江大学团队,定能不负众望

整理出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是抢救性保护并普及性传播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当务之急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