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艺术哲学孔子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
英文:Confucius,KungTze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即语录体散文集及《五经》中
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
春秋后期鲁国人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现孔林所在地
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
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安徽亳州涡阳县闸北郑店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
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所著五千文即《老子》,又名《老子道德经》,《道德五千文》,《道德经》
书中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
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
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
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
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