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开凿石窟过去认为

龙门石窟开凿石窟过去认为,龙门地区石窟的营造自北魏至宋,实则不然

龙门地区的石窟始凿于北魏,盛于唐,终于清末

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

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北魏,代表洞窟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等

东、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洞窟壁面上补刻小龛

龛形无大变化,龛饰趋于简化

另有东魏强弩将军掖庭令赵振造弥勒像记、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等

北齐,药方洞中五尊佛像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

另有北齐延军舍合邑廿二人等造像记等

隋唐五代,代表洞窟有大卢舍那像龛、敬善寺、万佛洞、惠简洞等,是龙门石窟造像的鼎盛时期

宋代,分布有陈抟“十字卷碑”、宋真宗“龙门铭碑”

宋朝还在龙门石窟新凿了一些洞龛,并为保护卢舍那雕像,加盖了9间木构屋檐式建筑,俗称“九间房”

明代,惠简洞窟外门楣表面,以阴线刻出五个方形及半圆形碑首碑形题记,时代均为明万历31年3月吉日立,为捐资修路的题记

清代,乾隆帝于1750年游幸龙门,在龙门香山寺留下御碑亭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逃

回京时途经龙门参观了古阳洞,下令把洞中主佛释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老君洞”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