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之前,在西方盛行的是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产生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是系统地研究企业生产过程和行政组织管理

前者以泰罗为代表,着重研究车间生产,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后者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着重探讨大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且突出的是行政级别组织体系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弊端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至30年代初梅奥的霍桑实验,该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工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并不仅仅为金钱收入等物质利益所驱使,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有社会性的需要

梅奥因之建立了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的前提也称为人际关系学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会议上,首先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

1953年正式把这门综合性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

对于行为科学,国外国内都持有不同的看法

国外有人认为它现在只不过是一种科学的虚构,还不是科学的真实

在理论上是混乱的,概念上也是不统一的,方法上的可靠性也值得怀疑

国内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行为科学是一门现代科学,任何国家和阶级都可以研究它、应用它;第二种认为行为科学是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是为维持资本主义秩序服务的,必须彻底否定;第三种认为,人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把人的行为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完全必要的,在研究中提出假设也是允许的,行为科学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吸收其合理的成分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