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教会坚定信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基督徒愿意为信仰忍受迫害,甚至舍弃生命,这种坚贞的信心,使不信的人不能不严肃的考虑他们所信的是否真实
一个愿意以生命来坚立信仰的人,是任何人也不能轻易地置之不理的,他们所信的一定有使人折服的地方
如此,很多人便被这种以生命作保证的信仰所感动,归信基督
在护教学上所下的工夫除了生命的表现外,初期教父为信仰争辩的睿智也是福音扩展很重要的因素
异教人士不单以权势、武力镇压基督徒,更厉害的武器便是思想的围攻
犹太和希腊的思想家联成一阵线,对基督徒的信仰问难质疑
但各方面的攻击反而刺激起基督徒不懈地思索,以最清晰并富创意的思想及意象表达信仰
初期教会的「护教运动」(Apologetic Movement)便这样兴起,其中不少的护教者可算是当时一流的思想家
最初期的护教者有雅典的亚里斯德(Aristides),比尔拿的亚里士图(Aristo of Pella);他们情词恳切地上表于罗马皇帝,陈明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并为时下对基督教的误解力辩
第二代的护教者有撒德市的米利都(Melito of Sardis)及犹斯丁(Justin, 约100-165 A.D.)等,其中以犹斯丁的雄辩最为著名
犹斯丁可算是第一位接受基督教的哲学家
在接受基督教前,他遍寻智理,对希腊哲学认识很深,特别是当时的柏拉图主义
因此他日后所写的两卷《辩道》(Apology)不单对当时对基督教的攻击有效地处理,更将基督教的信仰清楚并具哲理思辨地表达出来
他第一卷的《辩道》是写给罗马皇皮雅斯大帝的
他向皮雅斯解释,一般人认为基督徒是无神论者,并以为他们不道德,完全是一种误解
他向这位皇帝陈述基督徒所信的神是独一的真神,他们的信仰比当时民间的迷信如何更合乎理性
同时他更以基督徒严谨清洁的生活,以表示基督徒在道德上实高于非信徒
他针对犹太人而写的《与犹太人德理夫的对话》(Dialogue with Trypho the Jew)使人惊异他对旧约圣经深邃的掌握
犹太人德理夫表示不能接受基督教的两大原因,乃在于基督徒不守摩西的律法,更有甚者就是他们竟以一个人--耶稣--作为神来尊奉
犹斯丁于是以旧约圣经为基础,向德理夫解释摩西的律法及先知的讲论如何在基督身上成全,并且以基督的教训(特别是登山宝训为总结),对当时的犹太人来说,《与犹太人德理夫的对话》的确极具说服力
犹斯丁以后,他的学生达提安(Tatian)继承他的护教工作
与他同时期的有雅典纳哥拉(Athenagoras)及荷玛斯(Hermas)
他们都是初期教会重要的思想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