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在中国

模糊数学在中国在美国,日本,法国等世界数学强国相继研究模糊数学,并取得一些阶段性的进展的同时,1976年中国开始注意模糊数学的研究,世界著名模糊学家考夫曼(A.kaufman,法国)、山泽(E.SanchZ.法国)、营野(日本)和美籍华人P.P.Z等先后来华讲学,推动了我国模糊数学的高速发展,很快就拥有一支较强的研究队伍

1980年成立了中国模糊集与系统协会

1981年,创办《模糊数学》杂志,1987年,创办了《模糊系统与数学》杂志

还出版过大量的颇有价值的论著

例如:汪培庄教授所著《模糊集与随机集落影》,《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张文修教授编著的《模糊数学基础》等

1988年我国汪培庄教授指导几位博士生研制成功了一台模糊推理机-----分立元件样机

它的推理速度为1500万次/秒,这表明中国在突破模糊信息处理难关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科研人员在Fuzzy领域中取得了卓越成就

何新贵院士将Fuzzy方面的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

这标志着中国研究已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至此,中国已成为全球四大模糊数学研究中心之一

(美国,西欧,中国,日本)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教授发表了经典论文《模糊语言初探》,引起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界对模糊语言现象的关注和研究

伍铁平教授是中国首先提出“模糊语言学”这一概念并从事具体的模糊语言现象研究的学者;模糊语言学是所有与模糊性有关的学科中最令人关注的学科之一

他撰写的专著《模糊语言学》在业内影响很大,评价很高,多次获奖

2005年,是一个值得中国所有模糊研究人员和学者庆祝的一个丰收年,在这个丰收年里有两件值得庆祝的大事

一,经国际模糊系统协会(IFSA)专家评审,最终确定授予中国四川大学副校长刘应明院士“FuzzyFellow奖”

“FuzzyFellow奖”是模糊数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专门授予得到国际公认的,在模糊数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二,2005年8月20日,中国运筹会Fuzzy信息与工程分会正式成立

Fuzzy信息与工程分会成立,是隶属于全国两大数学方向的一级学会之一------中国运筹会,表明Fuzzy数学在中国已取得了应有的地位,尤其是Fuzzy数学的创始人扎德教授的出席会议,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袁亚湘教授和广州大学校长廖建设教授为学会揭牌,这给成立大会增添的极大的光彩

也极大的鼓舞了全国Fuzzy研究工作者

Fuzzy信息与工程分会的宗旨:在完善和加强Fuzzy集理论研究的同时,更侧重于Fuzzy技术的应用和Fuzzy产品的开发研究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