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为质量而管理W.爱德华兹·戴明(W.Edwards Deming)(1900-1993),美国顾问和学者
代表作《转危为安》(Out of the Crisis)
戴明先在怀俄明大学学习电子工程,后获耶鲁大学数学物理学博士
1939年,戴明成为美国人口普查的首席统计学家
1945年纽约大学统计学教授
1947年应麦克阿瑟将军的邀请,戴明首次访问了日本
戴明的观点是“为质量而管理”,管理层要对出现的问题负90%的责任
1950年,他对日本的企业家做了一系列有关“质量控制”的讲座
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于1951年设立了年度“戴明奖”
在1980年,当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就日本作为经济强国的崛起制作一出电视节目(《如果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时,戴明才被重新发现
戴明著名的14要点:创造产品与改善服务的恒久目标
采用新的(管理)哲学
不要依靠检验去保证产品质量
不要只以价格高低来决定采购对象;相反,要与单个供应商合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总成本
持续不断地改善计划、生产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实行岗位培训
运用并构建领导艺术
驱走恐惧心理
消除员工之间的隔阂
不能只对员工喊口号、下指标来提高质量
不要对员工和管理人员设定量化的任务和管理目标
要使员工都能感到他们的技艺和本领受到尊重,取消年度评比或评优机制
要有一个强而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以使每个员工得到自我提高
使公司的每个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各得其的,以完成公司的改革
丰田汽车设在东京的总部大楼,大厅里显眼的地方挂着三幅肖像画: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公司现任总裁和W.爱德华兹·戴明
我们对质量的理解: 质量是产品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
质量保证是为了达到或维护质量,由组织制定的一整套政策、规则的系统
包括质量工程和质量管理
质量工程指保证质量的一系列的设计;质量管理指对质量的评判及其处理
目的都是通过预防活动和修正措施来达到和维护质量标准
质量差异来源于可指出因素和一般因素
工具磨损、机器安装不当、原材料质量不达标、人员操作失误等属于可指出因素;材料限制、环境条件、人员情绪等引起的随机性和可能的差异,很难控制,为一般因素
统计质量管理关注可指出因素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