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经济学派思想敌人

奥地利经济学派思想敌人1903年,门格尔从维也纳大学的教授职位上退了下来,由维塞尔继承

人们公正地称: “(维塞尔是)奥地利学派的中间人物:时间上处于中间,他所阐发的观点处于中间,他的才力也处于中间

换句话说,他既不是最杰出的天才,也不是要提到才能想起的人

……他有着最长的教学经历……”(见施特赖斯勒,1986年)

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庞巴维克已是奥地利学派的杰出代表,而且主要是因为他的著作,经济学家把奥地利学派看成典型的经济学家和科学经济学的贡献者(N·布哈林(N.Bukharin),1914年)

庞巴维克不仅提出自己的理论来解释利息剩余,使资本家的这一收入失去了任何剥削性,而且还有力地和无情地驳斥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理论

在1884年著作中,他系统地应用了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对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基础的劳动学说进行了致命的批判

10年后,他耐心地但又无情地和毫不妥协地详细阐述了这一批判,剖析了那个断言,即马克思逝世后出版的《资本论》第3卷与构成第1卷基础的简单劳动学说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和奥地利学派之间的这种紧张关系一直持续到1920—1940年的大战间年代,当时,奥地利学派的第三、四代传人米塞斯和哈耶克(Hayek)还与经济学家就中央计划经济中的经济计算问题进行争论

阐述者维塞尔是门格尔价值理论的早期和多产的阐述者

他有关经济学的综合性论著总结了他毕生的贡献

(维塞尔:1914年)

该著作被一些人(但肯定不是所有人)赞誉为重要的成就

哈耶克(1968年)把这篇论著看成是个人成就,不是奥地利学派代表作

在第一次大战前的10年里,庞巴维克的学术讨论会(他当了几年奥地利财政部长后重新投入学术生涯时开始主持的)才是奥地利学派著名的学术中心

参加这个讨论会,此后成为著名经济学家的有约瑟夫·A·熊彼特和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这两位在战前就发表了著作(熊彼特,1908年、米塞斯,1912年)

1982年,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所成立,成为研究和推广自由主义以及奥地利学派的机构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