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研究内容

宗教心理学研究内容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宗教情感的特点以及宗教在个人和社会

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不同教派的信徒参与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所感受的宗教经验和宗教感情,以及信徒的融汇宗教体验、宗教感情和宗教意志的宗教信仰心理状态

意识时区宗教心理学研究宗教意识时区分两种情况:一、由专职神职人员及教会宗教团体颁布的宗教思想体系

它是一种既同宗教神学有密切关联,又不等同于一般宗教神学的具体宗教心理学

例如,宗教神学中的佛教心理学或基督教心理学等

它们以心理学的原则来阐明基督教或佛教的教理、教义、持戒等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A.博依森、日本的铃木大拙等

J.R.弗莱克和J.D.卡特1981年认为,这种宗教心理学尚处于它们的“婴儿期”

二、广大信众具有的宗教信仰心理

它是直接对普通信众的宗教意识和宗教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说明

其研究对象是:信仰群体或个人在参与宗教活动时内在和外显的一切独特的心理现象,各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因素对各种独特心理现象的制约性,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

这种研究不同于宗教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

宗教社会学侧重于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心理等的关系的综合研究,而宗教心理学则着重研究宗教与心理的制约关系

它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等,侧重研究特定的信仰群体,例如,氏族、民族、阶层或宗教小群体和个体的宗教信仰、宗教修习、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态度、信仰动机和意志以及宗教活动和交往等

小结一般说来,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多数集中在宗教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宗教经验的实质和潜意识的关系、宗教神秘经验的心理-生理基础等方面

其中,从认知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经验的直觉思维模式已成为一个突破口,有的学者从功能上强调研究宗教经验的重要性,有的学者在研究宗教经验思维进程中,开始引进计算机程序模拟

由宗教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选题,多数集中于宗教活动中的宗教崇拜行为、宗教态度、宗教交往以及非言语交流的宗教情绪感染等方面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