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主要观点维戈茨基认为,高级心理功能具有一系列根本不同于低级心理功能的特征:①它们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②它们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各种功能由于有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③它们实现的过程的结构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④它们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⑤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维戈茨基认为低级心理功能与高级心理功能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种系发展与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然而在人的个体发展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的心理功能却交织、融合在一起,这就给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使之不是犯生物学化的错误就是犯庸俗社会学化的错误,因此,他认为心理学十分迫切地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
维戈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苏联30年代后期曾一度遭受严厉的批判
然而维戈茨基的两位同事列昂节夫和鲁利亚为发展这一学派仍继续坚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维戈茨基的理论,把它提到了新的高度,最后形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60年代以来,维戈茨基的著作又得以重新出版,1982年出版了他的心理学全集(共6卷),使这个学派的影响不断扩大
针对维戈茨基对活动在人的高级心理功能的产生和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缺乏充实的研究这一缺点,列昂节夫从 30 年代起就致力于这种研究
虽然维戈茨基也曾多次提到交往在高级心理功能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交往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但是,他的研究是不够的
到30年代中期,С.Л.鲁宾斯坦明确地提出了意识与活动统一的原则以批判资产阶级心理学思想在苏联的影响,因为内省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都是以意识与活动的割裂为特点的
然而对活动问题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则是从列昂节夫开始的
他对活动的基本观点是:①对象性原则是他的活动心理学理论的核心
认为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没有对象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对象就是指动作所指向的客体,是指主体对它采取某种态度、与之发生某种关系的东西
活动的对象有两种:一是制约着活动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二是调节活动的客观事物的心理映象;②需要是具体活动的前提、内部条件,同时又是活动的调节器
活动总是由需要加以推动的,人通过活动改变客体使其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在人的活动中包含着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③心理映象的产生不应该单纯是由客体影响的结果,而是主客体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离开了完整的活动系统,就无法了解人的心理反映;④活动可分为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从发生上说外部活动是最原初的,内部活动起源于外部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内部活动则又通过外部活动而外化
由此可见,这两种活动通过内化与外化是可以相互过渡的,这是因为这两种活动具有共同的结构,心理学既要研究内部活动也要研究外部活动
苏联心理学界评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克服了一些心理学流派的机械主义的反映观和把人看成只能消极适应环境的错误观点,从而充实与丰富了维戈茨基的心理学思想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