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艰苦发展

山东大学艰苦发展1958年7月,山东大学归由山东省领导,同年10月奉命迁校济南

文科的中文、历史两系和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系搬迁济南

这期间根据科学发展和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于1959年秋恢复了外文系,1960年重设政治系,建成原子能系和电子系,学校由迁济时的6个系10个专业,增至政治、中文、历史、外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原子能(后学生并入复旦大学,该系撤销)、电子10个系

建立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美国文学、中国古代史、微分方程(控制论)、磁学、晶体、微生物九个校属研究室

有八个专业接受培养研究生

设有三个专业业余大学,六个专业函授班,并招收函授研究生,在校业余和函授生达到4000人

同时,恢复了外国留学生培养工作

学校迁济后,从1959年开始兴建新校舍,到1966年“文革”前七年,共建成文史、化学两栋教学校,6栋学生宿舍楼,三个食堂,13栋教工宿舍楼和部分辅助用房,总面积五万平方米

全校九个系分住两地,校部机关和外文、物理、电子、生物四系仍住原处,称老校;政治、中文、历史、数学、化学五系迁新校舍,称新校

1961年,学校复归教育部领导,学校在文史见长的优势中,向社会科学领域开拓;在理科的扬长避短中,突出数学、磁学、晶体、微生物的六十年代新特色

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

6月殃及山东大学校园,全校机构随之瘫痪

1967年后,校内山头林立,学校的一派组织夺权后把校名改为“鲁迅大学”,直到1970年才恢复山东大学校名

1970年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山东大学一分为三:政治、中文、外文、历史四系南迁曲阜,与曲阜师范学院合并,时称为山东大学;生物学系迁奉泰安,并入山东农学院;校部机关和数学、物理、电子、化学、光学(新建)五系留在济南,成立山东科学技术大学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病中得悉这一情况,立即签署恢复山东大学原建制的指示

1974年初,山东大学恢复原建制,山东科学技术大学即行撤销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